中新网株洲10月31日电 (周新文) 当前正值候鸟南迁的关键时期,为保障候鸟迁徙安全,10月30日至31日,一场名为“湘赣同心护鸟飞 共筑迁徙安全线”的联合护鸟行动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下村乡与江西省遂川县营盘圩乡接壤的千年鸟道牛头坳区域正式展开。

护鸟志愿者将环志的候鸟集体放飞。 刘伟文 摄
此次行动由株洲市林业局牵头,联合江西省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候鸟通道保护管理站、遂川县营盘圩乡人民政府共同组织,汇聚了来自株洲、郴州两地的7支护鸟志愿团队共30余名志愿者,以及湘赣两省多地林业、生态环境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行动旨在通过深化跨省协作机制,共同守护候鸟迁徙通道,推动区域护鸟工作向常态化、长效化方向发展。
活动期间,郴州桂东、资兴的志愿者团队与株洲醴陵、茶陵、炎陵的志愿者团队分多路行动,共同赶往炎陵县下村乡集结。在G106国道、S240省道等主要候鸟迁飞通道及周边林地,志愿者们细致排查并清理非法猎捕工具,发现后及时登记并移交当地林业部门处理;同时借助望远镜、无人机等设备观测并实时记录斑嘴鸭、白鹭等鸟类的种群数量与飞行方向,相关数据通过“株洲野生动植物和候鸟保护交流群”等平台进行共享。此外,志愿者还与当地林业站工作人员联合巡查湘赣边界“三不管”地带,清理非法猎捕工具、记录晨间候鸟迁飞数据,彻底打通跨省护鸟的“断点”;沿途发放《候鸟保护法律法规手册》《护鸟行动倡议书》,并向村民讲解“误食毒鸟危害”“保护鸟类和野生动植物”等政策,让护鸟理念深入乡村。
在营盘圩环志站里,湘赣护鸟志愿者们分工明确,依次开展捕捉、称重、环志、记录等工作。环志结束后,参与放飞托鸟的志愿者缓缓抬臂,掌心朝前一送,鸟儿振翅掠过草地,融入远方的林梢。这一小小的环志,如同候鸟的“旅行护照”,为科研人员追踪候鸟迁徙轨迹提供了重要依据。
夜幕降临后,志愿者们来到候鸟夜间集群栖息的“中转站”——营盘圩万鸟岭,夜间巡护随即展开。大家携带手电、对讲机、红外相机、急救包等设备,与当地林业和生态环保部门联合巡查湘赣交界区域,分组沿山顶观测台、山腰竹林、山脚溪流进行巡查,重点防范非法灯光诱捕、投毒等行为;对岭东坳口、西坡松树林等往年非法猎捕高发区域,细致检查是否有可疑灯光、人员踪迹,用红外相机记录候鸟栖息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过对讲机沟通,实现“发现问题、协同处置”的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