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阳11月5日电 (记者 瞿宏伦)11月5日,贵州省毕节市境内传来喜讯——500千伏金海湖变电站3号主变本体顺利完成第五次充电并稳定运行,标志着这一总投资达17.85亿元的贵州投资规模最大的单项电网工程——500千伏金海湖输变电工程正式建成投运,为“黔电送粤”再添一条绿色能源动脉。

图为航拍500千伏金海湖变电站 。记者 瞿宏伦 摄
该工程途经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七星关区、大方县等多个地区,新建铁塔达677基,累计穿越险峻峡谷81处、重冰区178千米,海拔跨度超过1200米。喀斯特地貌与重冰区的叠加,使得施工难度极为罕见,对工程技术和管理提出了极高要求。
贵州电网毕节供电局变电一所金海湖变电站站长路易介绍,500千伏金海湖输变电工程的建成,犹如修建了一条全新的“电力高速公路”。它从根本上优化了电网结构,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输电瓶颈问题;同时,也彻底打通了“乌撒-金海湖-奢香”这条新能源输送的主动脉,为毕节地区富集的风电、光伏等绿色电力铺设好了接驳大网的“主干道”。
在建设过程中,该工程推行了“分区作业+智能监控”模式,运用无人机牵引导线技术成功攻克了178千米重冰区的施工难题,实现了日均架线2千米的高效施工。针对高含水率土壤影响塔基稳固性的问题,工程团队改良了土壤固化工艺,并引入了专用施工设备,确保智能变电站能够稳稳扎根在峡谷之间。

图为航拍500千伏金海湖变电站 。记者 翿宏伦 摄
毕节供电局变电管理一所继保自动化班工程师张建介绍,该工程不仅织就了“乌撒变—金海湖变—奢香变”500千伏环网,更成为毕节首座500千伏智能变电站。与以往变电站相比,该站的遥测、遥信、遥控、遥调信号数量大幅增加,从几千个跃升至超过2.5万余个,实现了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故障的提前预警。
“该工程不仅是一个电网节点,更是清洁能源的‘高速路’和‘主心骨’。”路易表示,该工程每年能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上百亿度的清洁电力,相当于替代了数百万吨标准煤,对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该工程每年消纳绿电可达80亿千瓦时,年输送电力超150亿千瓦时,能满足200万户家庭全年的用电需求。
据了解,“十四五”以来,贵州电网统调新能源装机容量已从“十三五”末的1529万千瓦跃升至3158万千瓦,以39%的占比超越火电成为贵州电网第一大电源。截至2025年9月,“黔电送粤”累计达1823亿千瓦时,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增添了强劲的“贵州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