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州11月6日电 题:粤港澳全运会:广州天河38年老社区变身文化新地标
中新网记者 王坚
随着第十五届全运会即将在广州开幕,位于天河中央商务区的六运小区正以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盛宴焕发新生。这座承载着38年体育记忆的老社区,通过一面长达30米的“全运记忆画廊”手绘墙,将四届全运会的吉祥物与广府非遗元素巧妙融合,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城市文化新地标。

民众在手绘墙前合照留影。王坚 摄
四代吉祥物跨越时空对话
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在广州点燃圣火,六运小区应运而生。38年后,当第十五届全运会的号角再次吹响,这幅由艺术家精心创作的手绘长卷,以1987年“阳阳”、2001年“威威”、2010年“五羊”及2025年“乐融融”四代吉祥物为主角,通过舞狮、龙舟等广府非遗场景,生动演绎了一场跨越38年的体育文化对话。吉祥物们手持火炬奔跑的动态画面,与背景中广州塔、天河体育中心等现代地标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时空交错感。
老社区承载城市体育基因
作为广州首个为全运会而建的社区,六运小区的命名直接源于第六届全运会。38年来,这里不仅见证了天河区从赛场周边到中央商务区的蜕变,更浓缩了广州承办1987年六运会、2001年九运会、2010年亚运会等重大赛事的辉煌历程。小区内保留的体育主题雕塑、健身设施,与周边繁华商圈形成鲜明对比,成为广州体育文化传承的鲜活载体。
艺术激活社区记忆与活力
天河南街道以这幅手绘墙为切入点,将迎全运主题与社区微改造深度融合。通过艺术创作唤醒集体记忆,让居民在参与讨论画作细节的过程中,重温往届体育盛事的精彩瞬间。这种“记忆重构”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更通过公共艺术的形式,将全民健身理念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为第十五届全运会营造浓厚氛围。据街道办介绍,未来还将围绕手绘墙开展系列文化活动,持续释放社区活力。
全民共享的文化新空间
“这面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全运会的场景,色彩鲜艳又充满故事感。”专程来打卡的游客吴小姐表示。如今,这面手绘墙已成为六运小区最热闹的公共空间:孩子们指着吉祥物追问历史,年轻人摆出创意姿势拍照,老人们则围坐回忆往昔。不同代际的居民在此交汇,一面墙串联起过去与现在,也连接起社区居民的情感纽带。
随着全运会临近,六运小区的改造案例为城市更新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文化赋能,让老社区在保留历史记忆的同时,焕发符合时代需求的新活力。这种“微改造+大文化”的模式,正成为广州打造“体育名城”的重要实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