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晋中11月7日电(高雨晴)'晋中市农村供水实现了从有到优、从小到大、从局部到全域的根本性转变。'山西省晋中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学文在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晋中市通过多措并举,全面筑牢农村供水保障体系。
新闻发布会现场。中共晋中市委宣传部供图
日前,中共晋中市委宣传部、晋中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召开'见证高质量发展的晋中实践'——晋中市辉煌'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重点介绍'十四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与治水兴水节水工作成果。李学文强调,农村供水是关乎民生福祉的核心工程,晋中市水利部门以'从有水喝到喝好水'为目标,持续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数据亮点:普及率与规模化率双提升
据发布会披露,'十四五'以来,晋中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2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供水规模化率提升至54.22%,较2020年底增长24个百分点,新增覆盖农村人口57万余人。全市累计投入13.3亿元,实施农村供水工程2654处,水量、水质、方便程度及供水保证率四项指标均达国家标准,全面保障239.2万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典型案例:介休、祁县创新模式领跑全国
在体系建设方面,介休市入选全国县域小型引调水工程建设试点,通过'三水共治、三头共管、三道共建'模式,探索出农村供水新路径。而在工程运管领域,祁县构建的'1221'农村供水管理体系(即1个中心、2支队伍、2套机制、1个平台),实现县域内供水工程统一管理、运维与服务,成为山西省唯一入选全国农村供水工程数字孪生典型的县域,为全国提供'祁县样本'。
融资创新:多元模式破解资金难题
针对供水工程资金需求,介休市与和顺县创新'两权一补'(水资源使用权、供水工程产权、政府补贴)及'存量+新建'融资模式,分别获得国家建设资金8000万元,并通过银行贷款等渠道落实项目投资9.1亿元。在此基础上,晋中市水利部门谋划总投资34.17亿元的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11个,形成'资产整合、金融支持、多元互补'的创新投融资体系。
李学文表示,下一步晋中市将继续深化供水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农村供水工程向标准化、智能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