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AI技术引领中国黑土地保护新变革:从被动治理到主动预警

时间:2025-11-11 05:17: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付子豪

中新社长春11月2日电(记者 郭佳)在农业现代化浪潮中,人工智能(AI)技术正以颠覆性力量重塑中国黑土地保护体系。通过大数据与大模型技术的深度融合,黑土地治理模式正从传统被动修复向智能化主动预警转型,为全球耕地保护提供中国方案。

11月2日,在长春举行的第三届黑土地耕地质量监测评价研讨会上,这一科研领域的新突破引发广泛关注。与往届聚焦“修复技术”“保护机制”的讨论不同,本届会议将焦点转向AI驱动的治理模式创新,揭示了黑土地保护进入数字智能新阶段的显著特征。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在主题报告中披露,其团队正构建覆盖黑土地全域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系统。该系统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与地面传感器联动,实现从宏观区域监测到微观地块调控的智能化管理,为精准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多支科研团队展示了AI模型在土壤健康监测中的突破性应用。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牵头研发的基于DeepSeek平台的黑土地保护智能平台,已实现海量观测数据的实时分析。该所所长姜明向记者介绍:“系统可自动识别土壤退化规律,提前6-12个月预测风险区域,使治理从‘事后补救’转向‘事前预防’。”

据技术团队演示,该平台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能从数万组土壤参数中快速提取关键指标,生成包含有机质含量、板结程度、侵蚀风险等维度的动态评估报告。目前已在黑龙江、吉林等省份的20余个示范区投入应用,监测效率较传统方法提升80%以上。

与会专家指出,AI技术的潜力远不止于监测预警。未来将向农业生产全链条延伸:通过智能决策系统优化施肥方案,利用图像识别技术精准指导栽培管理,借助物联网设备实现收获环节的动态调控。这种“数据驱动农业”模式,有望推动中国黑土地保护率先进入4.0时代。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