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孙开远
雅拉香波雪峰在晨光中闪耀,雅鲁藏布江谷地升起袅袅炊烟。在这片被誉为“雅砻大地”的土地上,拉林铁路的钢铁巨龙穿谷而过,S5快速路的车流昼夜不息,隆子机场的银鹰划破长空——一场以山南为窗口的“时空革命”,正推动西藏立体交通网络迈向跨越式发展。
路网升级:从骡马道到立体通途
曾经,山南的交通是骡马道上的颠簸与漫长;如今,这里已构建起铁路、公路、航空交织的立体网络。扎囊县桑耶镇的欧珠感慨:“以前去拉萨要颠簸一天,现在走S5快速路,1小时就到!”2024年底通车的S5线拉萨至泽当快速路,穿越圭嘎拉山12.8公里高海拔隧道,攻克岩爆、瓦斯等难题,将车程从2小时压缩至1小时。
拉林铁路的开通更让出行效率大幅提升。欧珠补充道:“坐火车两个多小时就到林芝,我去小女儿家玩特别方便。”2025年藏历新年期间,隆子机场迎来首批包机游客,他们通过G219、拉林铁路等线路,在玉麦、扎日等偏远乡镇与当地群众共度节日,再经拉萨贡嘎机场返回,形成“空铁陆”无缝衔接的旅游闭环。
在“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下,山南市“十四五”期间投入90多亿元,新改建公路近4000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增至6864公里。拉林铁路成为连接拉萨、山南与藏东南的经济大动脉,2024年经山南站点运输货物达1.2万吨,其中乃东藏鸡蛋等农特产品占比超六成。
偏远地区的交通变化同样显著。洛扎县到山南市区的车程从8小时缩短至4小时,柏油路直通县城;措美县通过G219与G560双国道构建“两纵一横”路网,全县926公里公路连通海拔4500米的放牧点,乡镇、行政村通畅率达100%。公路养护模式也同步升级,热再生修补车巡检、政府企业共管,让每条路都有“守护者”。
公交进村:抬脚上车成日常
“以前等顺路车像碰运气,现在公交车直接开到村口!”隆子县日当村的桑珠大爷攥着公交卡笑道。2024年,隆子县在全区边境县中率先开通新能源公交线路,17辆班车覆盖5镇9乡,今年已运行7800趟次,运输近7万人次,乡镇通班车率100%,建制村达95%。
乃东、加查两县推行农村客运公交化,12个乡镇82个村的村民出门即可乘车;措美县客运站每天10:00准时发车,司机尼玛次仁感慨:“以前5小时的路程,现在两个半小时就到,车上还能捎货。”针对边疆群众需求,隆子县14辆驻村保障车累计行程超20万公里,接送驻村干部8895人次;客运站升级母婴室、推出西藏票务通APP购票服务;乃东区村级服务站提供售票、安检岗位,帮助44名大学生和脱贫户就业。
物畅其流:山货出藏香飘四海
“上午寄虫草,下午发广东!铁路冷链车一周就到,比以前快一倍!”加查县拉绥乡棍追巴村的驻村队员通过直播展示村寄递站。如今,山南577个行政村全通快递,提前一年完成三年行动目标,今年进村快件达295.87万件,同比翻倍。
铁路物流为山货出藏注入强劲动力。拉萨西站至西安的快速城际班列开通后,运输时效从一周压缩至3天,成本降低近三成。2024年,经拉林铁路林芝站中转的山南农产品达6800吨,乃东藏鸡蛋通过冷链网直达北京、上海,溢价提升20%。
低空经济成为物流提效新引擎。错那市卡达乡的高空无人机物流航线通航,将30公里陆路通行时间从55分钟压缩至15分钟;乃东区“产城一体示范园区”试飞适应高高原环境的无人机,其北斗定位系统可克服大风、强地磁等恶劣环境,确保边境村寨邮件快速抵达。
山南市农村寄递物流网通过“邮快合作+客货邮融合+铁路联运”降低成本,措美县15个村服务站年送邮件2.6万件,实现“早上收件、下午到乡、转铁路次日出藏”;隆子、琼结等县建冷链库,40多种农特产品走出高原。2025年7月10日,西藏首条全货机定期航线开通,波音757-200全货机每周执飞1班,将琼结小西红柿、乃东藏鸡蛋的运输时效从7-10天缩短至2-4天,效率提升超50%。
立体物流网不仅带动内需,更让山南“山货”走向世界。今年年初,贡嘎县15吨矮化苹果运抵尼泊尔,实现山南苹果首次出口。依托畅通的路网、货运航线和铁路通道,苹果不仅销往全国,还端上了南亚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