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沈阳11月7日电(王翕瞳 韩宏)"指导员!"11月7日,在沈阳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95岁的抗美援朝老兵雷玺见到阔别七十载的指导员宋英时,颤抖着喊出了这句深藏心底的呼唤。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紧紧相拥,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拍打着对方后背,滚烫的泪水顺着脸颊滑落。
图:11月7日,抗美援朝老兵雷玺(右)与宋英(左)在沈阳重逢(沈阳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供图)
这场跨越世纪的相聚,源于一张泛黄的报纸。近期,雷玺在浏览新闻时,偶然看到《抗美援朝老兵宋英讲述战斗故事》的报道,照片中身着绿色军装的老人让他瞬间红了眼眶:"这是我当年的指导员宋英!"他立即联系沈阳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政工干事赵娇,恳请帮助寻找这位改变他人生轨迹的恩师。
时间回溯到1950年,19岁的雷玺作为新兵入朝参战。在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指导员宋英不仅手把手教他使用武器,更在文化课上为他打开知识的大门。"指导员是我的第一任老师,没有他,就没有后来当文化教员的我。"雷玺回忆道。然而由于部队调动,两位战友在战后失去联系,这份牵挂竟延续了整整七十年。
经过多方查证,赵娇终于在沈阳第九离职干部休养所找到97岁的宋英。当得知失联多年的战友仍在世且渴望相见时,宋英激动得连夜整理军装。重逢当日,两位老人互相搀扶着走进会客室,还未开口就已泪流满面。
更令人动容的是,两位老人当天共同为青年官兵上了一堂特殊的"思政课"。宋英指着胸前的勋章说:"这些不是装饰,是无数战友用生命换来的。"雷玺则接过话头:"我们那代人用鲜血浇灌的和平,需要你们用智慧守护。"七十年的时光改变了他们的容颜,却从未动摇"保家卫国"的初心。
这场跨越世纪的相聚,不仅完成了两位老兵的心愿,更成为红色基因传承的生动教材。从朝鲜战场的"思政启蒙"到和平年代的"初心传承",宋英与雷玺的故事,为新时代青年如何传承红色精神、筑牢思想根基,写下了最温暖的注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