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临沧11月10日电 题:云南临沧茶:从历史渊源到现代产业的崛起之路
作者 缪超 魏江跃
在中国茶产业版图中,云南临沧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国每三杯普洱茶中就有一杯产自这里,每五杯红茶中亦有一杯源自临沧。这座被澜沧江滋养的边陲城市,不仅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更以千年茶文化积淀和现代产业创新,书写着从"茶乡"到"茶业强市"的传奇。

图为临沧凤庆县锦秀村内,树龄达3200年的"锦绣茶尊"依然枝繁叶茂(临沧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
北回归线横贯临沧全境,澜沧江与怒江在此交汇,形成独特的"两江夹一山"地理格局。作为世界大叶种茶的发源地,临沧现存古茶树资源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凤庆县锦秀村的"锦绣茶尊"以3200年树龄成为全球最古老栽培型古茶树;云县白莺山村180余万株野生与栽培型古茶树绵延成片,构成"世界大叶种茶基因库",完整呈现茶树从野生到人工栽培的演化轨迹。
这片土地的茶史可追溯至千年之前。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载,其在顺宁府(今临沧凤庆)品饮太华茶的经历,印证了临沧作为茶马古道重要节点的历史地位。至今,鲁史古镇、茂兰镇等地的青石板路上,仍留存着马帮驮茶的深深蹄印,诉说着"山间铃响马帮来"的贸易盛景。
1938年,冯绍裘等茶学专家在临沧实验茶厂创制出第一批工夫红茶,经香港转销伦敦即获"形色味俱佳"赞誉。抗日战争时期,滇红茶以"一吨茶换十吨钢铁"的惊人效率,为国家换取外汇与战略物资。1986年,滇红特级工夫茶作为国礼赠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2022年,滇红茶制作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确立了临沧茶的世界级文化地位。
图为航拍临沧市双江自治县勐库镇冰岛村古茶园(虎遵会 摄)
数据显示,2024年临沧茶园面积达209.3万亩,茶叶年产量18.05万吨,带动133.6万茶农增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53.59亿元。在品牌建设方面,成功培育出冰岛、昔归、忙肺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茶叶品牌,其中冰岛茶因独特的"冰糖韵"口感,成为普洱茶中的顶级珍品。
产业升级方面,凤庆滇红茶产业联盟已吸纳123家成员单位,形成"中心-企业-站点-合作社-农户"五级联动机制;双江县推出的官方直播平台"中国双江冰岛茶荟",销售额突破1.15亿元,并建立茶叶检测品荐溯源中心,实现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质量管控。在品牌保护上,"临沧茶"地理标志商标、凤庆滇红茶等5件地标商标相继注册,"天下茶尊""天下茶仓"等公共品牌建设持续推进,吸引中茶、八马等龙头企业入驻,农夫山泉、娃哈哈等饮品巨头也大量采购临沧茶原料。
根据《临沧市茶产业发展规划》,到2030年,全市茶叶产量将提升至20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1000亿元。为实现这一目标,临沧将实施六大战略:培育骨干企业集群、强化国内外市场开拓、推动茶科技研发创新、促进生产加工现代化、深化茶旅融合发展、优化营商环境。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让茶农共享产业红利,真正实现从"一片叶子"到"一条产业链"的跨越。
从3200年的古茶树到现代化的智能茶厂,从茶马古道的马蹄声到直播间的热闹弹幕,临沧茶的崛起之路,既是对千年茶文化的传承,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