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时30分,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定扒村的公交站已热闹起来。沾满露水的蔬菜、瓜果在菜农的背篓中等待装车,它们将搭乘贵阳市252路“惠农专线”驶向城区,最快2小时后便能出现在市民的餐桌上。这一场景,是贵阳“惠农专线”开通一年多来服务民生的真实写照。

图为菜农将蔬菜等搬上公交车。 杨凯茗 摄
清晨6时,252路“惠农专线”准时发车,载着满车的新鲜农产品和菜农的希望,向贵阳城区进发。司机张桂林每天凌晨4时30分便起床,边帮菜农搬运蔬菜边说:“虽然辛苦,但看到乡亲们能通过这趟车方便进城卖菜、增加收入,我心里特别高兴。”
过去,定扒村及周边乡村的菜农进城卖菜面临诸多难题:私家车运输成本高,普通公交线路早班时间晚且货载空间有限,导致蔬菜难以新鲜抵达市场;早高峰时段,上班族与携带箩筐的菜农常因空间问题产生摩擦。为解决这一民生痛点,贵阳市公交公司联合市农业、交通部门深入调研,于2024年6月正式开通252路“惠农专线”。
该线路通过精简站点(从35个减至6个)、压缩通行时间(从70分钟缩短至40分钟)和优化票价(个人乘车2元,携带箩筐加收3-5元)等措施,大幅降低了菜农的运输成本。同时,公交公司还进行了多项贴心优化:在车身上张贴惠农专线标识、升级货架设备,并改造职工和菜农休息的板房驿站。

图为“惠农专线”上的蔬菜等。杨凯茗 摄
“惠农专线的发车时间经过精心设计,既方便菜农进城卖菜,又不影响城市交通秩序。”贵阳市公交公司市场部科长罗松介绍,公司还根据菜农需求,在站点安装了适合背篓摆放的候车座椅;联合相关部门在地铁口设立临时菜场,解决销售场地问题;2025年1月更是在大营坡站设立“职工之家”和“劳动者户外驿站”,为菜农提供热水和休息空间。
“惠农专线”的成功实践迅速在贵阳市推广。截至目前,全市已开通38条“惠农公交”线路,覆盖云岩区、南明区等多个涉农区域,形成农产品运输、日常出行、赶场赶集、乡村旅游四大服务体系。据初步统计,“惠农公交”线路总客运量达34.54万人次,运输农产品1249.6吨,有效推动了“从田间到市场”的高效对接。
改貌村菜农杨正心对“惠农专线”赞不绝口:“以前想到城里卖菜很困难,现在不仅乘车方便,还给我们配了固定摊位,公交公司的暖心服务让我们非常感动。”这道穿梭于城乡之间的流动风景线,正成为连接乡村与城市、传递民生温度的重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