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河北衡水11月4日电 (裴国荣 崔志平 张凯)近日,随着小天鹅、红嘴鸥等80余种、逾万只候鸟陆续飞抵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京津冀最美湿地”的衡水湖正式拉开了“黄金观鸟季”的序幕。

衡水湖,坐落于河北省衡水市,是华北平原上难得一见的一片完整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这里不仅沼泽、水域、滩涂、草甸和林地等自然景观一应俱全,更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驿站,享有“东亚蓝宝石”的美誉。据最新观测记录,衡水湖已观测到鸟类种类多达336种,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
11月3日,成群的鸟儿在衡水湖浅滩处觅食,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河北衡水滨湖新区资源保护局副局长张余广介绍说:“现在是秋季候鸟迁徙的关键时期,它们会在这里停歇觅食,以积蓄继续南迁的能量。”根据往年的监测记录,候鸟的峰值预计将在11月20日前后到来,届时,衡水湖上空将上演飞鸟连天的“鸟浪”奇观,数量最多时可能超过6万只。

张余广还透露,衡水湖的鸟类种群具有鲜明的季节性特征。春、夏、秋三季,主要以鸻鹬类、鹭类、鸭类为主;而到了冬季,则会有天鹅、豆雁、灰雁、鸿雁、灰鹤等鸟类选择在这里越冬。值得一提的是,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的人工繁育与野化放飞研究在衡水湖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成功建立了世界首个稳定的青头潜鸭自然繁育种群,为这一珍稀物种的保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每到候鸟迁徙季,衡水湖便成为了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来自北京、天津等地的摄影爱好者们纷纷聚集于此,用镜头捕捉各种候鸟在湖面上翔集的精彩瞬间。近年来,“观鸟游”更是成为了当地生态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保护区周边的民宿、露营地时常出现爆满的情况,生态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为了更好地平衡观鸟需求与鸟类保护工作,2024年,保护区特别发布了《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鸟图》。这张图中详细标注了全年鸟类的分布区域以及推荐的观鸟点位,让摄影爱好者们能够轻松实现按图识鸟,既满足了观鸟需求,又有效保护了鸟类资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