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6日电 (记者 陈杭) 自11月1日起,北京市已正式迈入年度森林防火期。为有效应对当前严峻的森林防灭火形势,北京将优化直升机空中巡护路线,并加强无人机补盲巡护,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实现24小时不间断林火监测,确保火情能够早发现、早处置。这一消息是记者6日从北京市2025-2026年冬季防灭火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北京已正式拉开年度森林防火大幕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靳玉光在发布会上表示,自11月1日起,北京市已正式进入年度森林防火期。根据气象部门研判,今冬明春(2025年11月至2026年2月)期间,全市平均气温预计在-1℃左右,略高于常年同期(-1.4℃),而平均降水量则预计在14至22毫米之间,比常年同期(21.4毫米)略偏少。此外,由于今年汛期降雨充沛,植被生长茂盛,入秋后林下可燃物载量显著增加。同时,林内及林缘区域野外违规用火现象仍有发生,火源管控难度依然较大。
靳玉光还指出,受海河“25·7”区域性大洪水影响,北部、东北部地区的部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受损严重。综合来看,今年森林防灭火工作的形势较往年更为严峻。
无人机补盲巡护成防火新利器
面对严峻的防火形势,北京市全方位抓细预防管理,主要开展了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更新完善林区林缘散坟、涉林村庄、涉山涉林旅游景区、林区工程、“林电共安”等五本台账,全面掌握风险底数,精准防范祭扫火、农事火、旅游火、施工火、树线火等各类火源。
二是充分发挥全市4万余名护林员的作用,结合野外用火规律和高危区域分布特点,动态调整巡查巡护路线,加强野外火源管理,提升管护效能。同时,组织森防队伍实施“清患护源”行动,开展“百战千山”宣传、实地核查走访、靠前驻防巡护等活动,进一步强化森防队伍的预防作用。
三是常态化清理可燃物、排查整治隐患、查处违法违规用火行为,从源头上减少火灾发生的风险。
四是优化直升机空中巡护路线,加强无人机补盲巡护。通过利用直升机和无人机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24小时不间断林火监测,确保火情能够早发现、早处置。这一举措将大大提高森林防火的效率和准确性。
五是11月集中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月”活动。通过广泛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及时曝光近年来典型火灾案例、强化警示教育,不断提升全社会森林防火意识。让森林防火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行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