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州11月6日电 题:粤港澳全运会:广州天河38年老社区变身文化新地标
中新网记者 王坚
随着第十五届全运会即将在广州开幕,位于天河中央商务区核心地段的六运小区正以独特方式焕发新生。这座承载着38年全运记忆的老社区,通过一面长达30米的艺术手绘墙,将跨越四个体育时代的记忆串联成"全运记忆画廊",成为市民与游客争相打卡的城市文化新地标。

图为民众在手绘墙前合照留影。王坚 摄
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的圣火在广州点燃,专为赛事配套建设的六运小区应运而生。38年后,当第十五届全运会的号角再次吹响,这个见证广州体育发展历程的老社区,通过艺术家之手将1987年"阳阳"、2001年"威威"、2010年"五羊"与2025年"乐融融"四代全运吉祥物绘于同一面墙。在舞狮、龙舟等广府非遗元素的映衬下,吉祥物们携手举炬奔跑,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体育文化对话。
作为广州体育记忆的鲜活载体,六运小区的蜕变具有特殊意义。这个始建于1987年的社区,不仅见证了天河区从全运赛场蜕变为繁华城区的历程,更承载着广州多次承办国际级、国家级体育盛事的光辉记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坐拥城市中轴线与成熟商圈,使其成为展示广州体育文化的重要窗口。
天河南街道通过这幅手绘长卷,将体育记忆与艺术创作深度融合。项目负责人表示,这种创新形式不仅激活了沉淀在社区中的体育精神,更将街区活力、艺术创意与全民全运主题有机结合。通过打造兼具艺术性与传播性的城市景观,为第十五届全运会营造浓厚氛围,向世界展示一个既具历史底蕴又充满青春活力的广州天河形象。
"这面墙色彩绚丽,巧妙融合了多届体育盛会的吉祥物,让人忍不住拍照留念。"专程来广州观看全运会的游客吴小姐赞叹道。据观察,手绘墙绘制期间常引得居民驻足讨论,那些关于往届体育盛事的记忆随着画作逐渐成形而重新浮现。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彰显了公共艺术在社区营造与城市更新中的独特价值。天河南街道将迎全运主题与社区微改造有机结合,通过精心设计的艺术场景注入文化内涵,让老社区焕发新生机。这种创新模式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可复制的范例,展现了艺术赋能社区治理的无限可能。
随着全运会临近,这面手绘墙已成为六运小区最具人气的公共空间。不同年龄层的居民在此相遇交流:孩子们指着吉祥物好奇询问,年轻人忙着拍照打卡,老年人则追忆往昔赛事。一面墙串联起过去与现在,连接起不同代际的人群,让体育精神在社区中持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