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狂欢节即将来临,当消费者沉浸在优惠抢购的喜悦中时,不法分子也悄然布下诈骗陷阱。本文梳理了3种近期高发的网购诈骗手段,助你擦亮双眼守住钱包安全。
"您购买的电动牙刷存在质量问题,现可为您办理三倍赔偿"——这样的电话或短信是否似曾相识?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订单信息后,会准确报出商品型号、购买时间、收货地址等细节,利用消费者对"官方通知"的信任实施诈骗。
作案手法解析:
防范要点:正规平台退款均通过原支付渠道原路返回,绝不要求提供银行卡密码或验证码。收到可疑链接时,建议直接通过购物APP联系官方客服核实。
"您的包裹因地址不详派送失败,请联系138****1234"——这类附带取件码的短信暗藏玄机。当消费者回拨电话后,诈骗分子会伪装成快递客服,以"误开会员每月扣费800元"等话术制造恐慌。
典型诈骗流程:
安全提示:所有涉及资金变动的通知,务必通过快递公司官网或官方APP查询。遇到要求下载陌生软件的情况,应立即终止操作并举报。
王女士在直播间花9.9元抢购的榨汁机到货后无法使用,联系客服时被拉入"售后补偿群"。起初每天完成10元任务可返现15元,三天后突然要求垫付500元完成"连单任务",最终以"系统故障"为由拒绝返款。
诈骗链条拆解:
1. 低价引流: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产品吸引消费者
2. 建立信任:通过小额返利让受害者尝到甜头
3. 深度诈骗:以"任务升级""系统错误"等理由要求大额转账
4. 消失断联:达到诈骗目的后立即解散群聊
重要提醒: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刷单行为本身即属违法。任何要求预先垫付资金的"兼职"、"任务",100%是诈骗陷阱。发现可疑情况应立即向平台举报并保留证据。
防诈口诀:
陌生链接不点击,屏幕共享要警惕;
官方渠道核信息,垫资任务要远离;
低价抢购多留心,刷单返利是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