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警惕!涉案超1400万,兼职变诈骗帮凶的真相揭秘

时间:2025-11-12 00:00:08 来源:“公安部刑侦局”微信公众号 作者:田博群

近日,上海警方连续破获两起以招募兼职为幌子,实则为电信网络诈骗集团提供帮助的犯罪团伙,涉案金额累计超过1400万元。此类案件不仅造成巨额财产损失,更让众多求职者无意间沦为诈骗“帮凶”。警方提醒公众提高警惕,谨防兼职陷阱。

兼职“软件充场”实为盗用身份信息

第一起案件中,不法分子以“软件充场”为名招募求职者,声称通过刷下载量、评论量赚取日薪200元。然而,实际操作中,求职者需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信息,甚至被要求配合刷脸完成软件注册。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刑侦支队民警潘建树透露,这些操作看似用于实名注册,实则被用于非法转移涉诈资金。

警方调查发现,涉案公司通过招聘广告吸引大量求职者,要求其“无需实际工作,仅需配合注册软件”。部分警惕性高的求职者察觉异常后拒绝参与,业务员不仅未阻拦,还主动提供路费。潘建树解释:“他们通过这种方式降低受害者报警概率,从而隐匿犯罪行为。”

在收网行动中,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40余名,并揭露了其作案手法:兼职人员被集中在大厅完成账户注册,而相邻小房间内则有洗钱操作员实时转移资金。两者由“主管”单向联络,避免直接沟通。民警王波指出:“犯罪团伙购买大量工作手机注册金融支付账户,利用兼职人员实名认证后,立即用于洗钱或传播电诈广告。”

兼职“电话营销”沦为诈骗引流工具

另一起案件中,犯罪团伙以电话营销兼职为名,利用求职者实名电话卡拨打骚扰电话,推广虚假投资理财公众号,为境外诈骗团伙“引流”。今年6月,上海市民董女士因接听此类电话,下载涉诈App后被骗300余万元。

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刑侦支队民警季一豪介绍,犯罪团伙通过兼职广告招募“业务员”,以“日结150元”或“底薪+提成”模式诱导其上交电话卡。部分求职者虽未直接拨打电话,但其电话卡被用于高频拨打营销电话,推广境外诈骗分子提供的虚假公众号。季一豪强调:“这些公众号伪装成官方平台,降低受害者戒备心,为后续诈骗铺路。”

经查,该团伙自今年4月以来通过电话引流导致多人受骗。7月底,上海警方跨省市行动,打掉由王某操控的犯罪团伙。9月,王某等5人被依法批准逮捕。

警方提示:严防沦为电诈“工具人”

警方提醒求职者,网络兼职需仔细甄别招聘信息,切勿轻易交出身份证、银行卡、手机或进行人脸识别等敏感操作。对“轻松高薪”“零要求”的兼职保持清醒,避免落入“帮信”陷阱。潘建树特别指出:“实名认证信息若被用于犯罪,公安机关仍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或帮助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参与或协助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必将受到法律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