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闽南古建世家:陈氏家族匠心传承守艺百年

时间:2025-11-12 00:53: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曹淼欣

【中新网厦门11月9日电】题:闽南古建世家:陈氏家族匠心传承守艺百年

作者 吴冠标

初冬的厦门海沧区,百年侨厝‘爱吾庐’的修缮工程进入尾声。这座融合南洋风情与闽南红砖建筑精髓的‘番仔楼’,在白墙红瓦间重现了二十世纪初的精致风貌。墙面浮雕中的凤凰纹样、门廊处的剪瓷雕装饰,无声诉说着中西文化交融的百年故事。

陈和永家族在爱吾庐商讨修缮方案

11月5日,陈和永(中)与家人在‘爱吾庐’商讨活化利用方案。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五代匠心:从墨斗到神龛的技艺传承

让这座侨厝重获新生的,是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和永带领的家族团队。作为闽南工匠世家的第五代传人,陈和永1977年正式随父学艺,从墨斗放线、壁画勾勒的基本功练起,逐步掌握大木作、小木作、彩画、剪瓷雕等全套技艺。

四十余年间,陈和永的足迹遍布福建乃至东南亚。他不仅主持修缮了厦门江夏堂、鼓浪屿郑成功纪念馆等重点文物,更在新加坡三清宫建造了高20米、宽13米的道教神龛。这座融合闽南剪瓷雕与南洋装饰风格的神龛,如今已成为当地华人社区的文化地标。

‘二十世纪末很多老师傅都不做了,我硬着头皮接下宗祠修缮项目,白天在工地实操,晚上翻族谱研究古建形制。’陈和永回忆道,正是这段‘摸着石头过河’的经历,让他从青涩学徒成长为业界闻名的‘全能匠人’。

陈和永家族修缮爱吾庐现场

10月23日,陈和永(右二)带领家族团队进行‘爱吾庐’修缮。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家族梯队:三代人共筑非遗传承网

‘现在我们一家都是传承人!’陈和永自豪地介绍,这个工匠世家已形成完整的传承体系:妻子林秀治是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长子陈劲奋专注大木作与项目管理,次子陈开达负责古建测绘与数字化存档,两位儿媳分别擅长彩画与剪瓷雕技艺。

在‘爱吾庐’修缮中,家族协作优势尽显:陈和永统筹传统工艺把控,陈开达运用三维扫描技术记录建筑数据,陈劲奋带领工匠团队实施‘最小干预’修复。他们不仅复原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台风摧毁的二楼凉亭,更完整保留了建筑中罕见的‘对场作’遗迹——这种左右两侧由不同匠师团队比拼技艺的建造方式,堪称闽南古建的‘活化石’。

‘修复时发现左右山墙的砖雕风格截然不同,这正是百年前两位大师暗中较劲的见证。’陈开达指着墙面解释道,这种独特的建造传统对房主财力与匠师技艺都是双重考验。

破圈传承:从工地到校园的非遗教育

除了家族内部传承,陈氏家族正积极拓展技艺传播边界。他们与当地中小学合作开设剪瓷雕工坊,将复杂的古建营造拆解为趣味课程。孩子们从筛选瓷片开始,逐步学习拼贴花鸟造型,最终完成可带回家的DIY摆件。

陈和永指导剪瓷雕制作

11月5日,陈和永(右)指导陈劲奋(左)制作剪瓷雕。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更令人欣喜的是传承的‘第三代’已崭露头角:陈和永的两个小孙子常跟着父辈到工地‘观摩’,在研学活动中还能当起‘小小老师’,教同龄人制作简易剪瓷雕。‘只要他们感兴趣,这门手艺就断不了。’看着孩子们专注的神情,陈和永对未来充满信心。

从百年侨厝到校园课堂,从家族工坊到国际舞台,陈氏家族用五十年坚守证明:当匠心遇见传承,传统技艺便能跨越时空,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