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奎洛兹:探索系外行星守护地球和平生活

时间:2025-11-18 00:46: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刘阳禾

中新网上海11月17日电 (记者 陈静) 11月17日,第十三期“浦江科学大师讲坛”在复旦大学相辉堂隆重举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瑞士天体物理学家迪迪埃·奎洛兹(Didier Queloz)以“系外行星革命及其对宇宙生命的影响”为主题,与沪上高校及中学师生代表展开深度对话,带领听众开启一场探索宇宙奥秘的科学之旅。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迪迪埃·奎洛兹在复旦大学演讲现场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迪迪埃·奎洛兹在沪分享系外行星研究成果(复旦大学供图)

颠覆认知的发现:首颗系外行星的探测历程

1995年,攻读博士学位的奎洛兹与导师米歇尔·马约尔(Michel Mayor)通过“视向速度法”,在飞马座51恒星的光谱中捕捉到周期性“摇摆”信号。这种由行星引力引发的微弱扰动,证实了首颗绕类太阳恒星运行的行星——飞马座51b的存在。这一突破性发现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太阳系并非孤例,行星系统是宇宙的普遍结构。

“当时学界普遍认为行星系统极其罕见,”奎洛兹回忆道,“我们用可靠数据证明,宇宙中行星的多样性远超太阳系所见。”这项研究不仅开创了系外行星研究领域,更引发了天文学领域的革命性变革,两人因此荣获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实验室到星空:科学选择的初心

面对学生关于职业选择的提问,奎洛兹分享了个人经历:“高中时期我的物理和数学成绩优异,大学自然选择了物理学专业。而最终投身天体物理学,则源于对户外运动的热爱——相比长期待在实验室的粒子物理研究,天文观测能让我保持与自然的连接。”他强调,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是驱动科学探索的核心动力。

守护地球的使命:探索宇宙生命的深层意义

近年来,奎洛兹将研究重心转向类地行星探测与宇宙生命探索。他明确指出:“探索系外行星的目的不是寻找新家园,而是为了更好地守护地球。这个蓝色星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理解宇宙生命分布有助于我们制定更科学的生态保护策略。”

作为坚定的“乐观探索者”,奎洛兹认为:“缺乏证据不等于证据不存在。通过观测系外行星的宜居带,我们可能找到生物活动的痕迹。”他特别提到,复旦大学去年发射的“复旦一号(澜湄未来星)”搭载的紫外探测设备,将为系外行星大气成分分析提供关键数据,对此他充满期待。

技术革新推动新发现:紫外波段观测成热点

当前,科学界对新一代紫外波段观测设备的兴趣日益浓厚。奎洛兹解释称,紫外波段能更有效探测行星大气中的臭氧、甲烷等生物标志物。随着中国在空间探测领域的快速崛起,国际合作将加速人类对宇宙生命的认知进程。“这或许是我们这一代科学家最重要的使命,”他总结道。

(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