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17日电 (记者 马帅莎)11月17日,公安部在北京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了全国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的最新进展。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执法办案管理中心3266个,实现了市、县两级公安机关的全覆盖。这一重要举措推行了执法办案、监督管理、服务保障“一体化”运行机制,有力带动了执法规范化水平的显著提升,成为对外展示法治公安建设乃至法治中国建设的一张亮丽“金名片”。
公安部法制局副局长陈敏在会上详细介绍了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功能和特点。他表示,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建设是公安机关执法办案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标志着公安机关从原来的分散式、粗放化办案模式向集约式、精细化办案模式转变,有力提升了执法质效和人权保障水平。
陈敏指出,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是一站式办案的总基地。所有刑事案件和较重大行政案件原则上都要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集中办理。中心按照法律要求和执法办案流程,科学设置了功能区室,汇聚了警务资源、力量,确保了审查讯问、案件审核、财物保管等各个环节的规范高效进行。广大民警在安全的场所内、在规范的办案“流水线”上执法办案,不仅有效节约了成本,保证了执法安全,还显著提升了办案质效。据统计,中心建成应用以来,各地普遍实现了重大执法安全事故“零发生”,江苏、重庆等地的办案效率更是提升了30%以上。
陈敏还表示,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是监督管理的大中枢。中心设有案件管理区、公检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并有法制部门入驻,加强了执法巡查和系统管理。中心严格落实讯问嫌疑人全程录音录像、案件法制审核、法定办案时限等规定要求,有力促进了执法行为的更加规范,确保了人权保障制度的全面落实。
此外,陈敏说,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还是全程保障的大本营。中心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将办案民警从日常值守、看管看押等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够专注于讯问办案,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在一站式办案的基础上,中心还拓展设置了医疗体检、邮政快递、伤情鉴定、价格认定、未成年人保护等功能,为办案民警和案件当事人及时提供了各种辅助服务。这些举措得到了民警的广泛认可,也赢得了当事人的普遍好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