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浙江乌石村:从避暑胜地到康养家园的转型之路

时间:2025-11-18 07:37: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田博群

中新社浙江金华11月16日电 题:浙江乌石村:从避暑胜地到康养家园的转型之路

作者 林波 孙琳茹

在浙江中部群山环抱的高海拔地带,金华市磐安县乌石村——这座曾以“农家乐第一村”享誉长三角的村落,正通过“二次创业”书写新的发展篇章。从传统避暑胜地到康养旅居目的地,乌石村的转型之路折射出中国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

浙江磐安乌石村航拍图

从农家乐“元老”到产业开拓者

乌石村的转型故事始于2005年。当年9月,村民张金杰的“农家乐”正式开业,成为全村首个吃“旅游饭”的人。“最初游客不多,我们通过改善住宿条件、研发特色菜肴,慢慢积累了口碑。”张金杰回忆道。随着口碑传播,这个以黑色玄武岩(乌石)建造的古村落,凭借夏季平均26℃的清凉气候和独特的乌石民居,迅速成为长三角地区热门避暑目的地。

2015年,张金杰再次突破舒适区,创办了村里第一家旅行社。他带领团队奔赴上海社区、公园发放宣传单,甚至在外滩等标志性地点设点推广。“最忙的时候一天要接待30辆旅游大巴。”张金杰说。然而,随着周边特色民宿和度假村的兴起,游客对品质要求的提升,乌石村逐渐面临模式陈旧、吸引力下降的挑战。

游客在乌石村拍照打卡

千年药乡文化赋能康养转型

面对发展瓶颈,乌石村将目光投向磐安深厚的“千年药乡”文化底蕴。据史料记载,磐安自晋唐时期便开始种植中药材,唐至元年间大盘山产出的13种药材被列为贡品,清代“磐五味”(白术、元胡、玄参、浙贝母、白芍)已享誉全国。

转型从“药食同源”切入。在乌石村豆腐工坊,负责人傅跃玲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乌石豆腐:“我们选用高山竹林间生长的田塍豆,这种豆子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的功效。”工坊将石斛、黄芪等本地药材融入传统小吃,开发出石斛鸡蛋、养生豆浆等创新产品,迅速成为游客必尝的“网红”美食。一碗豆腐、一杯豆浆,不再仅仅是果腹之物,而是承载康养体验的文化符号,推动乌石村从“吃一顿农家饭”向“过一段康养生活”升级。

深度体验打造留客新引擎

为提升游客粘性,乌石村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对民宿进行品质升级,并策划中医理疗、药材香薰制作等深度体验项目。上海游客周文英对药膳烹饪课程和草药辨识活动赞不绝口:“在这里不仅能放松身心,还能学到实用的养生知识。”

转型也吸引了年轻群体。在杭州工作的“90后”陈哲被乌石村的“疗愈”概念吸引:“老房子的沉稳力量感与康养活动的放松体验形成奇妙平衡,这种‘低密度’的快乐让人实现精神充电。”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乌石村35岁以下游客占比提升至28%,康养旅居的平均停留时长从2天延长至4天。

专家建议:打造年轻化康养IP

面对康养旅居赛道的激烈竞争,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兼乡村振兴部部长陈荣高指出:“康养不能止步于‘吃药膳、看药市’,必须与深度体验结合。”他建议乌石村进一步挖掘山地资源,开发“康养+运动”业态,如山地徒步、森林瑜伽等,同时融入数字化手段,打造智慧康养场景。

如今,乌石村的转型已初见成效。2025年前三季度,全村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35%,其中康养主题游客占比超60%。从避暑胜地到康养家园,乌石村的实践为中国乡村旅游产业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