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林芝10月30日电(江飞波 谢牧 贡嘎来松)2025·中国西藏发展论坛成果新闻发布会29日晚在素有“雪域江南”美誉的林芝市举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徐志涛在发布会上介绍,本次论坛共邀请国内外400余名嘉宾出席,其中国外嘉宾超过100人,覆盖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包括联合国秘书长代表夏泽翰、吉尔吉斯斯坦及巴基斯坦等26位外国政要及驻华使节。值得关注的是,论坛首次邀请到众多拉美国家外宾,标志着西藏“国际朋友圈”进一步扩大。

10月28日,来自拉美18个国家的21名媒体从业者走进林芝市巴宜区中学,现场观摩学生藏文课程。贡嘎来松 摄
本届论坛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精心策划了开幕式、主旨论坛、专题研讨、会见座谈、文化展览、文艺展演、研学交流及实地参访等十余项活动。联合国秘书长代表夏泽翰在开幕致辞中强调:“我们正站在历史的关键节点,全球各国都在寻求繁荣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之道。这一挑战在‘世界屋脊’西藏尤为凸显。”
“西藏的发展历程堪称转型史诗。曾经最偏远的地区,如今通过现代化基础设施将高海拔河谷与偏远村落紧密相连。这些建设不仅创造了发展机遇,更让教育、医疗、市场资源惠及千家万户。”夏泽翰指出,作为“亚洲水塔”核心区,西藏的冰川、草原与森林孕育着多条大江大河,滋养着数亿人口,保护这些生态系统既是区域优先任务,更是全球共同责任。

10月29日,论坛开幕式现场盛况。贡嘎来松 摄
“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方面成效显著,这在西藏学校课程设置中得到充分体现。”10月28日,哥斯达黎加《国家报》记者塞尔吉奥·拉腊在参访巴宜区中学后对中新网记者表示。这位西班牙籍记者特别提到,该校教学设施完善、规模宏大,学生们同时学习藏语、汉语、扎念琴演奏及传统舞蹈的场景,让他联想到自己的学生时代:“我曾就读于私立教会学校,欧洲许多国家的教育基础设施远不及此。”他感慨道,“孩子们眼中流露的纯真与热情,充分展现了他们在校园中快乐成长的氛围。”

10月29日,首届西藏国际传播大会上,西藏自治区官方正式聘请6位专家学者担任国际传播特聘专家。贡嘎来松 摄
论坛期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特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学勤讲座教授郑永年、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邢广程、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尹冬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苏州大学全球化智库副主任高志凯、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王志等6位专家学者为西藏国际传播特聘专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