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克拉玛依:从石油之城到数字算力高地的华丽转身

时间:2025-09-22 16:03:4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付子豪

克拉玛依一号油井历史图片

在新疆广袤的大地上,有一座因油而兴的城市——克拉玛依。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大油田便在此诞生,一曲《克拉玛依之歌》让这座“石油之城”名扬四海。而今,这座昔日的石油之城正站在数字时代的潮头,从“油井钻塔”向“数字高塔”华丽转身,加速打造成为“数字算力高地”。

石油记忆:从戈壁滩到油海翻腾

总台记者 杨雨桐:一座城市,因一口油井而诞生;一代人的奋斗,从这片土地上启程。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克拉玛依一号油井,7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戈壁滩。但在1955年10月29日,历史的齿轮在此转动——一支由36名各族青年组成的钻井队,历经数月艰苦奋战,成功钻出滚滚油流,标志着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诞生。

大油田的发现,让亿万国人振奋不已。担任一号井钻井队队长的,是年仅22岁的上海青年陆铭宝。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退休职工陆克一回忆道:“这个人就是我父亲。当时一号井出油的时候,所有人都激动得流眼泪,好多人就拿原油往自己脸上抹,觉得这太珍贵了。”

70年风雨兼程,克拉玛依从一口井发展到如今四万多口井,连续23年实现原油稳产千万吨以上,累计为国家贡献原油4.6亿吨。党的十八大以来,油田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疆油田智能化巡检机器人

智能转型:从传统油田到数字油田

依靠人工智能模拟训练和高精度传感器,机器人已能替代传统人工巡检。作为国内首个数字油田,新疆油田的油气井物联网覆盖率已达93.7%。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数智技术公司教授级高工支志英介绍:“我们把现场几十项工程参数,每六秒刷新一次,通过卫星传输到生产指挥大厅。”

智能化的管理极大提升了效能。过去,20个人管理300口井;现在,仅需1个人。信息采集与大数据平台的建立,为克拉玛依发展数字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大数据和智能算力已广泛应用于千行百业。

数字赋能:从畜牧业到影视渲染

畜牧业是新疆的传统产业,如今,每一头牛、每一只羊的信息都纳入大数据平台。新疆七色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润祺表示:“所有的小红点,都是防疫员上传的一条防疫记录。可以看到防疫员是谁,防疫的养殖户是谁,给什么动物做的防疫。”目前,这家企业日采集信息量已超过50万条,这些数据能及时反映全疆牛、羊等牲畜的健康状况,为科学放牧提供依据。

如此庞大的数据,需要智能算力来支撑。在克拉玛依的云计算产业园区,已投用6个大型数据中心,上百家企业入驻。除了电价优势,克拉玛依的自然条件也非常适合发展算力产业——稳定的地质条件、充足的太阳能资源、干燥低温的气候,让这里拥有天然的“空调房”和绿电的长续航。直达北上广的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让这里与东部的数据传输比眨眼还快——从克拉玛依到北京,数据在1秒钟以内可以往返9次。

新疆克拉玛依碳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涛说:“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智算领域绝大多数业务都是可以支撑的,类似于基础备份、大语言模型推理,都可以落地在我们西北区域。”

现在,克拉玛依承接的算力服务已面向全国,建成了西北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影视动漫渲染基地,《流浪地球》《熊出没》等影视作品的渲染就在这里完成。近年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年均增长超10%,“戈壁油城”变身“算力新城”的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