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诺贝尔奖得主迪迪埃·奎洛兹:探索系外行星守护地球和平生活

时间:2025-11-18 18:56: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刘阳禾

中新网上海11月17日电 (记者 陈静)11月17日,第十三期“浦江科学大师讲坛”在复旦大学相辉堂盛大举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瑞士著名物理学家迪迪埃·奎洛兹(Didier Queloz)以“系外行星革命及其对宇宙生命的影响”为主题,与上海市高校及中学师生代表展开深度对话,带领现场观众开启了一场关于天体物理学的奇妙探索之旅。

1995年,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奎洛兹与导师米歇尔·马约尔(Michel Mayor)共同完成了天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首次探测到太阳系外绕恒星运行的行星。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引发了天文学领域的革命性变革,更推动了系外行星研究这一新兴学科的诞生,从根本上重塑了人类对自身在宇宙中地位的认知。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迪迪埃·奎洛兹在沪演讲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瑞士物理学家迪迪埃·奎洛兹在沪以“系外行星革命及其对宇宙生命的影响”为题,与上海市高校及中学师生代表面对面畅谈。(复旦大学供图)

在浩瀚的宇宙中,不发光的行星如同隐匿的星辰,难以被直接观测。奎洛兹在演讲中详细解释了行星的探测原理:“行星是通过分析恒星的观测数据发现的。”他将时间回溯到30年前,当时天文学界尚未掌握系外行星存在的确凿证据,而他的研究方向也并非主动寻找行星,而是专注于测量恒星速度的变化。通过运用创新的“视向速度法”,奎洛兹在飞马座51恒星的光谱中捕捉到一种极其微弱却规律性的“摇摆”现象。这种“摇摆”正是由一颗围绕该恒星运行的行星引力所引发的,犹如双人舞中彼此牵引的默契。

这一神秘的“摇摆”最终被证实为系外行星存在的直接证据,这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行星被命名为“飞马座51b”。据悉,在飞马座51b被确认之前,天文学界虽推测系外行星可能存在,但始终缺乏实证。奎洛兹与导师的这项发现首次以可靠数据证明:太阳系并非宇宙中的特例,行星系统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结构之一。“这是一个认知上的巨大飞跃,”奎洛兹强调,“事实上,宇宙中行星的形态远比我们在太阳系中观察到的更为丰富多样。”

当被现场学生问及“为何选择天体物理学作为研究领域”时,奎洛兹分享了自己的学术选择历程。他回忆道,高中时期自己在物理和数学学科上表现出色,因此在大学阶段自然选择了物理学专业。而最终投身天体物理学研究,则源于他对户外运动的热爱。“研究粒子物理学需要长期待在实验室里,几乎见不到阳光;而天文研究则能让我经常爬山观测,”他笑着解释道,“对科学的好奇心始终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

近年来,奎洛兹将研究重心转向了类地行星的探测与宇宙生命的探索。他指出:“我们共同拥有一个伟大的星球——地球,探索系外行星的目的绝不是为了离开家园,而是为了在地球上实现更和平的生活。这里是人类唯一的家。”作为一位坚定的“乐观探索者”,奎洛兹表示:“目前我们没有证据证明宇宙中其他地方存在生命,但缺乏证据并不等同于证据不存在。”他认为,通过持续观测系外行星,“有望发现宇宙中是否存在宜居带和生物痕迹的证据”。

随着科学界对新一代紫外波段观测设备的兴趣日益浓厚,相关研究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复旦大学已于去年成功发射“复旦一号(澜湄未来星)”,该卫星搭载了先进的紫外探测设备,未来有望制订详细的探测计划。奎洛兹对这一研究计划表示高度期待,认为其将为系外行星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