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海南咖啡产业崛起:风口期下的机遇与文旅融合新路径

时间:2025-11-18 20:20: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刘阳禾

中新网海南澄迈11月16日电 (陈英清 李宇凡)提及海南岛,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蓝天碧海、椰风海韵的热带风情。然而,这片土地不仅孕育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更藏着一份醇厚的咖啡文化——以福山咖啡、兴隆咖啡为代表的海南咖啡,正悄然成为区域经济的新引擎。

福山咖啡馆内游客共饮场景

侨缘铸魂:百年传承的烟火气

“福山咖啡的根,是爱国华侨种下的。”海南福山咖啡联合有限公司董事长、海南省咖啡协会会长徐世炳向记者讲述了一段跨越世纪的咖啡传奇。1935年,华侨陈显彰将咖啡种子引入福山,开启了海南规模化种植的先河。上世纪70年代,徐世炳的父亲徐秀义恢复咖啡种植加工,并注册“福山”商标,创办澄迈县首家咖啡加工厂,为产业奠定基石。

在徐世炳看来,福山咖啡的生命力源于其与本土生活的深度融合。漫步福山镇,咖啡馆星罗棋布,80%的游客专程为体验“咖啡+慢生活”而来。2017年,福山咖啡焙炒技艺入选海南省非遗名录,徐世炳作为省级传承人,坚持采用木炭直火烘焙与焦糖裹匀的传统工艺,赋予咖啡“初苦后甘、醇厚顺滑”的独特风味,成为海南人钟爱的“国民咖啡”。

福山咖啡豆特写

风口期挑战:小而美如何破局?

当前,海南咖啡产业正站在自贸港政策与消费升级的风口上。徐世炳分析,游客增长与头部品牌扩张为产业带来机遇,但挑战同样显著:全省咖啡种植面积不足万亩,且易受台风侵袭;传统焙炒工艺依赖人工,标准化程度低;市场供大于求,福山镇咖啡馆数量十年间从几家激增至六七十家。

“既要守住风味,也要拥抱年轻化需求。”徐世炳透露,福山咖啡已探索出“种植-烘焙-品鉴”全链条发展模式,并成立咖啡职业学校,每年培养200余名专业人才。澄迈远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取俊则从政策端看到机遇:作为自贸港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试点企业,公司通过深加工将咖啡豆转化为冻干粉等产品,附加值提升30%以上,且享受“双15%”税收优惠,成本优势显著。

保良古村咖啡主题体验场景

文旅融合:从一杯咖啡到一种生活方式

咖啡产业的升级路径正从深加工延伸至文旅领域。海南澄迈保良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符策华在保良古村打造“咖啡+古村”沉浸式体验,游客可参与咖啡种植、采摘、品鉴全流程,并购买创意咖啡周边产品。“融入生态教育后,客户复购率提升40%。”符策华说。

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则以国家4A级景区为载体,构建“种植-加工-销售-文旅”一体化链条,集聚百余家企业,年营收突破亿元。这里不仅是中国福山咖啡杯国际咖啡师冠军赛、海南罗布斯塔咖啡生豆大赛等顶级赛事的举办地,更通过咖啡文化节、研学旅游等活动,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文化”的转型。

徐取俊认为,赛事经济与文旅融合正助力海南咖啡品牌走向世界:“专业赛事提升产业认知度,而文旅场景则让消费者记住海南咖啡的独特风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