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11月15日,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探索在江苏洪泽湖古堰景区展开。中埃两国视频博主联合打卡这座拥有1800年历史的“水上长城”,通过镜头向全球网友展示中国千年治水智慧与生态保护的生动实践,引发海内外对中华水利文明的热烈关注。

“这座古堰比许多欧洲城堡还要古老!”埃及博主艾哈迈德在视频中惊叹道。作为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的守护屏障,洪泽湖古堰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全长67公里,历经明清两代扩建完善,形成集防洪、灌溉、航运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枢纽,被誉为“活生生的治水博物馆”。
探访团队实地考察发现,古堰核心工程“五坝”系统暗藏古人智慧——通过分级泄洪设计,既保障湖区安全,又维持生态平衡。而现代三河闸的加入,更使这一水利体系形成古今呼应:这座亚洲最大节制闸自1952年启用以来,已成功抵御数百次洪水侵袭,守护着苏北平原数百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漫步古堰之上,澄澈的湖水与清新的空气构成天然氧吧。中国博主林悦手持拍摄设备感慨:“指尖触碰的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历史,而眼前跳动的波光又在诉说新生。”这种时空交织的体验,在当地特色美食中达到高潮——渔民现场捕捞的湖鲜经简单烹制,便成就令人回味无穷的生态盛宴。
日落时分,博主们与当地居民一同在湖边漫步,见证“落霞与孤鹜齐飞”的诗意场景。艾哈迈德在社交平台发文:“这里没有刻意的景观打造,有的只是中国人与自然相处的千年智慧。这种和谐共生的模式,值得全世界学习。”
此次跨国探访引发强烈反响,相关视频在YouTube、TikTok等平台累计播放量突破500万次。两国博主共同发起“2025生态中国行”倡议,呼吁网友亲临洪泽湖古堰:“在这里,你能看到中国如何用千年智慧解决现代环境难题,这绝对是一场不虚此行的文化发现之旅。”
据洪泽湖文旅部门介绍,景区正推进“智慧水利+生态旅游”融合发展,通过AR技术还原古堰建造场景,开发水上运动、湿地研学等特色项目,让千年水利遗产焕发新生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