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宁10月30日电(林浩)“现在村里交通方便了,前来收购杨桃的客商络绎不绝。我们家种了20多亩杨桃树,每年能有10多万元收入,还能照顾好老人和小孩,生活非常幸福。”10月30日,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智信村村民邓剑菲在接受采访时,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智信村位于郁江老口航运枢纽工程库区,是广西杨桃的传统主产地,当地栽培杨桃已有近千年历史。然而,因水利项目建设需要,该村低洼土地被老口水库淹没,村民的生产生活一度面临诸多困难。
邓剑菲回忆道,过去村里道路狭小,交通不便,堵车、车辆剐碰等情况时有发生。尽管自己种植的杨桃品质上乘,个头大、水分足、口感清甜,但因销售渠道不畅,价格一直上不去。有时因不能及时采摘,许多果实只能烂在地里,令人痛心。
为了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南宁市江南区水库移民安置服务中心在“十四五”时期投入大中型水库库区移民后扶资金619万元,加强智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村内主干道,安装太阳能路灯,提升村容村貌,为村民的产业发展和交通出行创造了良好条件。
如今,智信村的杨桃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300多亩,美丽乡村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村民们不仅通过种植杨桃增加了收入,还享受到了更加便捷的生活。

除了杨桃种植,智信村还充分发挥与扬美古镇毗邻的优势,融入大扬美旅游圈。依托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将原先受污染的水塘打造成微型环塘公园,并在周边建设人行步道。这一举措不仅方便了村民开展休闲活动,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体验乡村旅游的乐趣。
“以前我结婚的时候村里都是泥巴路,走路都不敢把婚纱放下来。现在,村里建设了沥青路和绿道,小朋友们可以尽情奔跑撒欢,游客也慕名前来体验杨桃采摘的乐趣。”从小在村内长大的智信村党总支部副书记莫桂英感慨地说。
莫桂英介绍,智信村还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同时,发挥村规民约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实现村内环境卫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维护,推动环境整治由阶段性实施向常态化开展转变。
2025年5月,智信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这是对该村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高度认可。

莫桂英表示,下一步,智信村将继续强化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宣传,加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谋划实施,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和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让村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移民发展中心介绍,“十四五”期间,广西投入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119.14亿元,实施移民基础设施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项目。持续推进移民村美丽家园建设,移民村屯实现道路硬化、环境净化、村容美化,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增收渠道得到拓宽,产业多元化发展成效显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