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江西国际教育新突破:从单向引进迈向双向融合发展

时间:2025-11-19 05:22: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史词

中新网南昌11月17日电 题:江西国际教育新突破:从单向引进迈向双向融合发展

作者 朱莹

今年以来,江西在国际教育交流领域按下加速键。中外人文交流周、外国专家江西行、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江西分会场、2025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江西)暨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大会……这个中部省份正以密集的国际活动,在国际教育舞台上展现新作为。从一场交流会说起,江西如何打破国际教育“单向引进”的固有模式?

2025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江西会场

从“单向引进”到“双向奔赴”的转型之路

11月17日,由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联合主办的2025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江西)暨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大会在南昌开幕。来自中外高校的近400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江西国际教育合作的第六次高规格盛会。

经过六年深耕,会议内容已从最初的学术交流拓展至项目推介、平台共建、技术转让、合作洽谈、人才引进等全链条合作。当日开幕式上,三轮重磅签约涵盖中外合作办学与校企“伴企出海”两大领域,构建起贯通“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应用”的创新链条,推动江西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体系全面升级。

这种转变清晰勾勒出江西的合作路径:从“单向引进”向“双向奔赴”跃迁,“引进来”与“走出去”实现深度融合。在“引进来”方面,江西财经大学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南昌航空大学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等高水平合作办学项目的集中签约,标志着优质教育资源引进从零星项目向规模化、体系化跨越。更具突破性的是“走出去”战略——江西高校与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华为技术等领军企业携手,将职业教育标准、专业课程和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企业海外项目落地,实现“教随产出、产教协同”的创新模式。

江西国际教育合作签约仪式

构建长效机制:从“一时一事”到“长期长效”

连续六届举办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的意义,不仅在于当期签约成果,更在于通过机制化运作持续优化国际合作生态。江西省教育厅厅长郑磊透露,江西已与英国、德国等国共建20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在境外设立22个“中文工坊”“天工学院”海外办学机构和15所孔子学院,累计吸引109个国家近3万名留学生来赣学习。

匈牙利校长委员会、吉尔吉斯斯坦教育部科学与方法中心等机构已成为大会“常客”,合作从临时性交流转向长期性、机制化。匈牙利校长委员会秘书长杜贝茨·佐尔坦表示:“教育是连接文明的桥梁,越来越多匈牙利学生选择中国留学,期待构建更紧密的交流平台。”这种信任积累为更深层次合作奠定基础,形成“以才引才”的集聚效应——南昌航空大学此前通过“外国专家江西行”活动邀请专家共建实验室,此次大会上江西财经大学又与悉尼科技大学达成人才联合培养协议。

江西省中外人文交流活动

留学生变身“代言人”:从“异乡客”到文化使者

“在江西留学不仅提升专业能力,更让我体验到精彩的校园生活。”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留学生纳瓦夫·阿西夫·沙阿的感言,折射出江西国际教育交流的深层变化。通过中外人文交流周、留学生汉语大赛等平台,留学生的参与度显著提升,他们通过文化展演、学术研讨、社交媒体等方式,自发成为江西教育的“代言人”。

江西高校依托特色学科构建起吸引留学生的专业矩阵:南昌大学临床医学、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艺术、江西财经大学经济管理、江西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形成“留学江西”品牌核心竞争力。这种特色发展使江西在国际高等教育版图中的辨识度持续增强。

“教育是民心相通的桥梁,江西将以更开放姿态与各方共绘教育合作新篇章。”郑磊的表态彰显出江西打造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决心。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这个传统内陆省份正凭借文化底蕴、开放战略和务实举措,书写教育合作促发展的新范式。(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