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浙江云和:文化特派员赋能乡村振兴,山村绽放希望之花

时间:2025-11-19 12:11: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刘阳禾

在浙西南的群山褶皱间,瓯江蜿蜒流淌,滋养着上游的丽水云和县。这座深藏于群山之中的小城,既有“中国最美梯田”铺展的诗意画卷,也因木玩具产业被誉为“童话王国”。如何将自然禀赋与文化底蕴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持久动力,成为当地发展的核心命题。自浙江启动文化特派员制度以来,一批批文化使者扎根乡村,以创意激活资源,为云和的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动能。

文学润村:童趣与书香交织的乡村新图景

从云和县城驱车十分钟山路,便抵达安溪乡黄处村——这片掩映在绿水青山间的“童趣天地”。作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黄处村430余年的历史沉淀在黄泥房的斑驳墙面上。尽管十年前便尝试发展民宿经济,但始终不温不火。转机出现在2023年:云和县与浙江师范大学结对,以儿童文学为突破口,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浙江云和黄处村儿童文学活动现场

2025年10月26日,浙江云和黄处村,小朋友体验流动儿童剧。吴佳铭 供图

“浙师大的儿童文学资源与黄处的文化底蕴形成完美互补。”省级文化特派员徐达回忆道。在他的牵线下,吴翔宇儿童文学研究工作室、汤汤儿童文学创作工作室相继落户,丽水市首个儿童文学创作基地也在此揭牌。闲置村宅被改造成乡村美术馆和儿童文学馆,绘本、手稿与书籍填满每一处空间,成为村民与游客争相打卡的“文化地标”。

“儿童诗歌大赛”“绘本创作工作坊”“实景儿童剧展演”等活动轮番上演,让村庄焕发前所未有的活力。今年“十一”假期,山哈哈稻田乐园正式开园,孩子们在田间捉泥鳅、扎稻草人,村民则通过售卖土特产和担任管理员端起了“文旅饭碗”。

同样以文化破局的,还有凤凰山街道后山村。文化特派员潘丽敏到任后,将一座闲置民居改造成童话书房。绘本区、科普角、党史书架有序分布,周末的阅读分享会和节气主题活动让书房成为“精神驿站”。“阅读要与生活结合才有生命力。”潘丽敏说,书房不仅提供书籍,更通过科普研学课让知识“活”起来。

浙江云和后山村童话书房内景

后山村童话书房一景。云和县委宣传部 供图

美景兴村:玫瑰经济催生浪漫产业链

云和湖畔的赤石村,曾因偏远而默默无闻。丽水学院教师张海波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2024年,他以文化特派员身份入驻,将“玫瑰”与“有机鱼”打造成村里的“金名片”。

“嗨周末”特色街汇聚本地小吃与夜宵,“玫瑰工坊”里游客可亲手制作香皂,“吃好鱼,一湾渔”的标语让赤石有机鱼声名远播。2025年“五一”假期,占地千余平方米的“玫瑰花谷”惊艳亮相。不同品种的玫瑰随山势起伏,卡通玩偶与科普墙点缀其间,两条石阶小路上贴满国内外文学经典中的玫瑰诗句,让游客在打卡时感受文字的温度。

浙江云和赤石村玫瑰花谷景观

2025年玫瑰花期,浙江云和赤石村,游客打卡“玫瑰花谷”。云和县委宣传部 供图

玫瑰文化与有机鱼经济带来的红利显而易见:民宿与餐馆客满,村民通过摆摊和担任管理员增收,年轻人返乡创业蔚然成风。张海波的规划远不止于此:“未来将打造赤石小剧场、屋顶咖啡和乡村书屋,举办摄影大赛和沉浸式戏剧,让这里成为能留住人的‘浪漫之乡’。”

从黄处村的儿童文学热潮,到后山村的书香氤氲,再到赤石村的玫瑰芬芳,文化特派员们以脚步丈量乡土,用创意激活资源。他们种下的不仅是文化的种子,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随着更多项目落地生根,云和这座深山小城正续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