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京11月2日电 (记者 徐珊珊) “复发转移患者一定要重视再次检测,一次精准的评估可能意味着全新的治疗机会。”11月1日,在南京举行的“为HER发声”乳腺癌患者教育关爱活动上,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殷咏梅教授的呼吁引发广泛关注。她指出,随着创新疗法不断涌现,中国乳腺癌诊疗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而精准检测是推动个性化治疗的关键环节。
新版患者教育手册发布 助力科学决策
由殷咏梅教授领衔编撰的新版《CSCO乳腺癌患者教育手册》正式亮相。该手册凝聚全国顶尖专家智慧,系统梳理了从诊断、治疗到康复的全流程知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案例,将专业医学内容转化为患者“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实用指南。殷咏梅表示:“手册的推出旨在帮助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转向主动参与决策,这是实现精准诊疗的重要一步。”
精准医疗认知差距亟待填补
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史安利在活动中指出,当前部分患者对精准医疗新进展的认知仍存在滞后性,尤其是针对特定分子分型的创新疗法普及度不足。“真正的健康公平,是不落下任何一个人。我们不仅要提升医疗技术,更要倾听患者的真实需求。”她强调,需通过多渠道科普消除信息壁垒,让更多患者受益于医学进步。
患者故事:从绝望到重燃希望
若初健康创始人蒋岑分享了病友群体的真实反馈:“当患者了解到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方案时,最直观的变化是从‘绝望’到‘重燃希望’。这种转变不仅为她们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更显著增强了长期生存的信心。”数据显示,随着精准诊疗的推广,部分乳腺癌亚型的5年生存率已提升至90%以上。
构建多层次科普网络 夯实精准诊疗基础
与会专家联合呼吁,在乳腺癌诊疗向精准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的背景下,需重点加强基层医生的继续教育,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构建立体化科普传播体系。殷咏梅总结道:“只有确保权威医学信息触达更多患者,才能为精准诊疗的落地提供坚实支撑,最终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健康目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