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西安青年复兴汉服文化:从日常穿搭到国际舞台的传承之路

时间:2025-11-20 06:53: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王祎

中新网西安11月16日电 题:西安青年复兴汉服文化:从日常穿搭到国际舞台的传承之路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当身着汉服登上舞台,一句‘在下李白’引得全场掌声雷动。”西安工程大学汉服研究院艺术总监吴俊强回忆起首次以汉服推广者身份亮相的场景时仍难掩激动,“这不仅是演员梦想的延续,更开启了我传承千年衣冠的新征程。”在这座承载十三朝古都记忆的城市里,一群青年正以创新方式唤醒沉睡的汉服文化,让传统服饰走出博物馆,成为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文化桥梁。

汉服研究院展厅陈列

在汉服研究院的数字化展厅中,吴俊强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各朝代服饰特色:“汉代曲裾深衣的庄重典雅深受海外友人青睐,唐代齐胸襦裙的包容设计适配多元体型,而秦代玄端则与咸阳宫遗址形成时空对话。”这些凝结着历史智慧的服饰,正通过3D建模、虚拟试衣等现代技术重获新生。研究院依托纺织服装学科优势,已完成20余项文物复原项目,其中数字化模型库已收录超过500组服饰数据。

2023年成立的汉服研究院,不仅为吴俊强提供了转型平台,更凝聚起一支以“00后”为主的青年军团。服装设计专业的王依婷便是其中代表:“从单纯爱好者到专业研究者,我在这里找到了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她带领的12人设计团队,每年要完成30余套复原服饰与50款创新设计,其作品多次入选国际时装周非遗单元。

学生身着汉服漫步校园

在复原宋代百迭裙的过程中,团队遭遇了技术瓶颈。传统绞缬工艺需经历扎染、晾晒等12道工序,单件制作周期长达45天。王依婷创新采用数码印花技术,将传统纹样与现代渐变工艺结合,使生产效率提升80%。“我们通过AI算法优化纹样布局,确保每寸布料都符合宋代《营造法式》记载的比例规范。”这种“守正创新”的理念,让复原作品既保留神韵又符合现代审美。

这种文化自觉正在校园里形成涟漪效应。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张露丹作为艺术团成员,不仅在抖音开设“唐风穿搭”专栏,更将服饰史研究融入日常学习。“每次讲解齐胸襦裙的系带方式时,都会引发观众对唐代开放包容社会风貌的讨论。”她创作的《汉服形制图鉴》系列短视频,累计播放量已突破200万次。

汉服设计团队工作场景

国际交流版图正在不断拓展。吴俊强团队已携汉服亮相悉尼中国文化周、东京设计周等10余个国际平台,与马来西亚砂拉越大学共建的“海上丝绸之路服饰研究中心”即将挂牌。更令人欣喜的是,在近日举办的全球汉服设计大赛中,来自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的选手将明代马面裙与机车夹克巧妙融合,斩获创新大奖。

面对汉服日常化的挑战,王依婷正在攻关“通勤汉服”系列。她将宋代褙子改良为可拆卸袖设计,使一件衣服能适配办公室、约会等不同场景。“我们通过3D人体扫描技术建立亚洲女性体型数据库,确保改良后的服饰既保留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人体工学。”目前该系列已进入量产阶段,首批500件产品上线首日即售罄。

设计总监李梦可透露,研究院正与西安地铁合作开发“汉服主题车厢”,计划在11月22日“汉服出行日”当天试运行。“当年轻人穿着改良汉服通勤上班,当外国游客在兵马俑前体验秦代服饰,这就是最好的文化传承。”在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中,西安青年正用创新续写着“衣冠上国”的新篇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