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发布会现场。刘帅 摄
中新网晋中11月19日电 (高雨晴)在财政收入有限、老龄化程度深的欠发达地区,如何破解农村居家养老难题?山西省榆社县委副书记、县长谭国栋在晋中市“十四五”成果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宣布:通过“财政支持一点、集体自筹一点、个人负担一点、自力更生一点、社会捐赠一点”的“五个一点”模式,该县已构建起可持续、可复制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作为省级重点帮扶县,榆社县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1.4%,农村常住人口中老年群体超85%,老龄化特征显著。谭国栋坦言:“过去尝试过多种模式,但资金缺口和可持续性始终是瓶颈。‘五个一点’的核心在于调动全社会力量,形成养老服务合力。”
资金保障:五方合力破解“钱从哪来”
在财政支持方面,榆社县近三年累计投入12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养老服务驿站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引导各村统筹光伏收益等集体资金900余万元,覆盖厨师、保洁等岗位工资及水、电、暖等日常运营费用,确保服务站点“建得起、用得好”。
个人负担层面,该县推行“适度分担”原则,每人每日收取10元服务费,涵盖助餐、助医、助浴、助洁、助行、助乐、助急“七助”服务。为减轻低收入群体压力,各村利用闲置土地建设“小菜园”补贴食堂食材,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可通过帮厨、清洁等服务抵扣费用,实现“服务换服务”的良性循环。
社会捐赠方面,榆社县广泛动员乡贤、企业及爱心人士参与,通过设立捐赠公示榜、颁发荣誉证书等方式营造尊老助老氛围。谭国栋透露:“仅2024年,社会捐赠资金就突破200万元,成为养老服务的重要补充。”
服务成效:95%行政村实现养老服务覆盖
通过“五个一点”机制,榆社县不仅解决了资金难题,更构建起“抱团互助+医养结合+社区食堂”的多元化服务体系。目前,全县169个行政村中已建成居家养老服务驿站162个,覆盖率达95%以上,农村、社区、机构老年人满意度高达98%。
“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位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谭国栋表示,下一步榆社将推广“时间银行”等创新模式,进一步激发社会参与活力,为全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提供“榆社方案”。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