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宁夏固原:四项机制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时间:2025-11-21 04:34: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岩

中新网固原11月19日电 (记者 李佩珊)初冬时节,六盘山下的乡村焕发勃勃生机:设施农业大棚内绿意盎然,农产品加工车间机器轰鸣,田间地头农户们正忙着收获。记者19日从宁夏固原市获悉,该市通过创新构建利益联结、产销对接、要素配置、市场主体培育四大核心机制,打造联农带农'1+N'发展体系,以七大特色增收路径激活乡村产业,让乡村振兴既有产业支撑的'含金量',更有群众共享的'幸福感'。

固原市设施农业基地实现四季生产

固原市设施农业基地实现四季生产(资料图)固原市委宣传部供图

四大机制筑牢联农带农'四梁八柱'

固原市以'让农民钱包鼓起来'为核心目标,将四大机制作为产业振兴的支撑框架。在利益联结方面,创新'一三二'发展路径:通过壮大特色农业夯实基础,繁荣乡村旅游激活消费,撬动农产品加工提升附加值。精准劳务输出机制使2024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突破32万人,经营主体扶持政策与农户增收直接挂钩,让小农户深度嵌入产业链。

产销对接机制构建起'双向通道':组织企业赴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开展农特产品推介,举办红色旅游文化节、村BA邀请赛等特色活动,推动六盘山冷凉蔬菜、马铃薯制品等进入全国80余个大中城市,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要素配置机制通过'腾笼换鸟'盘活闲置资源,统筹整合土地、资金等要素补齐产业链短板,借力新能源政策发展分布式光伏项目,使'沉睡资产'转化为增收活水。

市场主体培育计划实施'三个一批'工程:培育本土龙头企业138家,引进规上工业企业114家,推动120余家企业与农户建立合作机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从2023年的59%提升至67%,形成从田间到车间的完整产业链条。

'1+N'模式催生多元增收路径

在四大机制基础上,固原创新推出'1+N'联农带农模式:'1'指四大机制构建的总支撑平台,'N'代表七大差异化增收路径。原州区雪川农业的智能化马铃薯加工项目,年处理原料22万吨,产品供应肯德基、海底捞等头部企业,带动6000余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超3.5万元;彭阳县小石沟村'托管保底+盈余返还'模式,让14户外出农户的290亩耕地实现亩均净收益超千元;西吉县火集村冷凉蔬菜'联产单干'模式,通过'合作社+村集体+农户'规模化经营,使农户户均年收入突破14万元,220余户在县城购置房产。

各县区因地制宜探索特色路径:隆德县杨野河村成立农机合作社,整合14台设备统一运营,2024年实现村集体与农户分红19万元;泾源县冶家村依托六盘山景区发展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民宿经营户户均收益超10万元,旅游收入占村民总收入60%以上。这些创新实践共同构建起多元共生的增收格局。

振兴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数据显示,2024年固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6%,今年前三季度增速达6.4%,连续领跑宁夏全区。四大机制已深度融入乡村发展血脉:原州区马铃薯产业集群、西吉县冷凉蔬菜基地、彭阳县肉牛全产业链等12个现代农业园区蓬勃发展,培育出'六盘山牛肉''彭阳红梅杏'等8个地理标志产品,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7个。

如今的六盘山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从智能化工厂到标准化农田,从旅游民宿到光伏电站,固原市用创新实践证明:只有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才能让产业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农民,走出一条具有西北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