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大连守砖人费广业:用收藏守护城市历史记忆

时间:2025-11-21 06:59: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苏亦瑜

中新网大连10月31日电 题:大连守砖人费广业:用收藏守护城市历史记忆

中新网记者 杨毅

在大连,有这样一位特殊的文化守护者——被称作“守砖人”的费广业。这位从初中数学教师转型而来的创业者,用17年积蓄和全国奔走的足迹,为承载着民国记忆的老花砖筑起“保护墙”,让这些濒临消失的文化符号重焕生机。

费广业与老花砖收藏

从三尺讲台到文化守护者

费广业与老花砖的缘分始于2015年营口熊岳镇的明清古街。当他在一间老宅发现镶嵌着精美花砖的炕柜时,砖面流动的几何纹样与岁月沉淀的包浆,瞬间打开了他记忆深处的时光之门。这位出身瓦房店农村的数学教师,在执教17年间始终保持着对本土文化的敏锐感知,这份偶然的邂逅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老花砖是1915-1935年间特有的文化符号。”费广业展示着收藏图鉴解释道,“这种最初由欧洲传入印度的装饰建材,经东南亚辗转至中国东北,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财富家庭的标配。”他如数家珍的讲述背后,是数万公里的寻砖之路——从辽西走廊到闽南红砖厝,从岭南骑楼到上海石库门,他的收藏地图覆盖12个省份30余个城市。

费广业收藏的老花砖

抢救性收藏的紧迫使命

2022年成为费广业收藏生涯的转折点。当他发现东北地区的老花砖正以每年20%的速度流失海外时,这个数学教师出身的收藏家展现出惊人的行动力。为收购吉林辽源藏友的珍稀藏品,他驱车9小时跨越500公里,在对方即将出国前完成20万元交易;面对广州藏友的半卖半赠,他坚持按市场价收购以表尊重。

“最让我震撼的是闽南地区的流失速度。”费广业翻开收藏笔记指出,仅2023年就有超过3000片老花砖通过厦门港运往东南亚。这种紧迫感促使他建立数字化档案系统,为每片砖建立包含产地、纹样、年代等12项参数的“身份档案”,目前已完成2000余片老花砖的数字化建档。

如今,费广业位于西岗区的二层收藏馆已成为国内最完整的老花砖数据库。这里不仅收藏着从几何纹到植物纹的600余种纹样,更保存着镶嵌花砖的民国家具、建筑构件等立体展品。当他打开特制的恒温恒湿柜,一片刻有“1927·大连”字样的花砖在灯光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这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带明确产地标记的实物。

费广业的老花砖收藏馆

让历史记忆照亮未来

在费广业的规划中,这座私人收藏馆终将升级为公共文化空间。他正在筹备的“中国花砖博物馆”设计方案里,不仅包含常设展区、数字互动区,还规划有文创研发中心和修复工坊。“这些老花砖是活的建筑史书,”他抚摸着展柜玻璃说,“每道裂纹都记录着城市变迁,每种纹样都诉说着审美演变。”

这位执着的“守砖人”已获得文化部门的支持,博物馆选址工作正在推进。当他带领记者参观正在改造的展厅时,阳光透过花砖拼贴的窗户洒下斑驳光影,仿佛百年前的时光在此重现。费广业说:“希望这些承载记忆的砖块,能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让更多人读懂大连的城市基因。”

从数学教师到文化守护者,费广业用20年时间完成了惊人的蜕变。当被问及是否后悔放弃稳定工作时,他指向墙上“守砖人”三个大字笑道:“这些老砖教会我,真正的财富不是占有,而是传承。”在他身后,上万片沉默的老花砖似乎正在诉说:有些记忆,值得用一生去守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