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中国首份小学生生成式AI素养白皮书发布,南京率先探索教育新路径

时间:2025-11-21 11:50: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子怡

  中新网南京11月18日电 (记者 朱晓颖)11月18日,《南京市小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素养白皮书》在南京正式发布。作为中国首份聚焦小学生群体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素养研究报告,该白皮书通过实证调研与数据分析,为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重要参考范本。

南京市小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素养白皮书发布现场

  活动现场。张亮 摄

  南京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潘东标在发布会上指出,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学生群体面临认知依赖、学习动机弱化、思维深度退化等潜在风险,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白皮书基于大规模实证调研,系统分析了南京小学生AI素养现状,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人工智能教育伦理与风险防控体系奠定了基础,对推动中小学AI教育向纵深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调研数据显示,项目组对南京市12个行政区17所学校的3至6年级共8795名小学生开展线下问卷调查,并对其中8所学校的74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白皮书揭示了三大核心发现:一是学生群体存在明显的工具化倾向,过度依赖AI完成学习任务;二是批判性思维能力不足,对AI生成内容的鉴别能力较弱;三是家庭支持差异导致素养分层现象,高学历家庭子女在AI伦理认知方面表现更优。

南京市小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素养白皮书内容截图

  《南京市小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素养白皮书》截图。南京市教育局 供图

  针对上述问题,白皮书创新性地提出了涵盖认知理解、提示词工程、批判审视、自我调节、伦理道德五大维度的GenAI素养框架。该框架强调“人机共创”理念,明确学生在AI应用中的主体地位,拓展了传统信息素养与数字素养的边界。为推动素养提升,报告建议实施“精准干预”计划,开发分级课程资源;倡导“课程嵌入”模式,将AI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构建“校社协同”机制,联合家庭、社区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区域AI教育从经验驱动向证据驱动转型。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信息化专家祝智庭评价称,该研究填补了国内小学生AI素养评估体系的空白,其提出的战略路径与实施建议具有前瞻性与可操作性,将引发更广泛的学术讨论与实践探索,助力中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迈向科学化、公平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