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北京破产法庭2024年成功挽救27家中小微科创企业

时间:2025-11-21 11:39: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刘阳禾

中新社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 陈杭) 记者18日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下称北京一中院)获悉,2024年以来,北京破产法庭聚焦科技创新企业司法需求,通过精准施策与机制创新,成功挽救27家拥有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等资格认证的中小微科创企业,覆盖人工智能(AI)、大数据、智能医疗、数字文旅、算力基础设施等科技前沿领域,为首都科技创新生态注入司法动能。

全国第二家破产法庭:专业化审判护航企业重生
北京破产法庭于2019年1月30日正式挂牌成立,作为全国范围内成立的第二家破产法庭,其专业化审判机制为困境企业提供了高效司法保障。北京一中院副院长李忠勇表示,科创类企业司法挽救案件呈现三大特点:技术迭代速度快,挽救时效性要求高;对创始人依赖度高,核心资源绑定程度深;以轻资产为主且融资方式多样,利益诉求多元。这些特性对司法挽救的精准度与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24亿元投资化解百亿债务,2000余岗位获稳定
据统计,北京破产法庭通过重整、和解程序引入投资24亿元人民币,帮助相关中小微科创企业化解各类债务超100亿元,稳定2000多名职工岗位。其中,一半以上企业通过“庭外重组+庭内重整”相结合的模式实现快速挽救,从启动重整到批准重整计划平均用时仅四个半月,既实现了困境企业的快速救治,又较好实现了产业延续、核心技术安全等多重价值目标。

创新机制破解轻资产处置难题,精准评估护航新兴领域
李忠勇介绍,北京一中院将推进机制创新,针对新业态完善规则。一方面,建立科创企业重整价值识别指标体系,将技术成熟度、市场占有率、研发团队稳定性等纳入评估,为AI、算力基础设施等新兴领域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挽救指引;另一方面,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技术入股偿债”等新模式,破解轻资产处置难题,助力企业“知产”变“资产”。

未来,北京破产法庭将持续优化司法服务,为中小微科创企业提供更高效的破产保护与重生路径,助力首都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