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融湾向海绿色发展:湖南郴州探索内陆城市转型新路径

时间:2025-11-21 17:43: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陈海峰

中新网长沙10月31日电 (记者 鲁毅)在“十四五”规划的关键阶段,湖南“南大门”郴州以“融湾向海”和“绿色转型”为双轮驱动,成功入选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并获评国家低碳试点优良城市。预计到2025年,郴州经济总量将突破3500亿元,为内陆城市转型升级提供了高质量发展新范本。

湖南郴州

10月31日,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郴州市专场在长沙举行。发布会集中展示了郴州在产业升级、开放合作、绿色发展等领域的亮眼成绩,一系列数据与案例彰显了这座内陆城市的转型魄力。

产业向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依托资源、生态与区位优势,郴州着力构建“1221”现代化产业体系。传统有色产业通过延链补链实现“老树发新枝”,产值占全省比重超40%,带动有色金属新材料产值今年预计突破1300亿元。更引人注目的是,郴州精准布局锂电新能源赛道,近四年招商金额超1700亿元,形成从锂矿采选到电池回收的闭环产业链,被纳入湖南省“一核一极三辅”战略布局。

县域特色产业同样蓬勃发展:永兴稀贵金属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嘉禾锻铸造、临武锂电、宜章光电显示等县域主特产业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文旅产业更是成为郴州新名片,2024年接待游客人数与旅游总花费稳居湖南前列,产业规模迈上千亿台阶。通过打造“红色经典、天下莽山、温泉之都”等8张文旅名片,推出5条精品路线,全域旅游新格局逐步成型。

创新驱动为产业升级注入核心动能。“十四五”以来,郴州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翻倍增长,年均增速居全省第一;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3倍,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增长9倍,国省级创新平台数量增长4.2倍。市场经营主体突破40万户,高新技术企业达689家,省上市后备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三,经济活力持续迸发。

郴州国际陆港

融湾向海:打造开放发展前沿

凭借毗邻粤港澳的区位优势,郴州深化与大湾区对接合作,连续三年获湖南省政府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激励。通过推动自贸片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四区一港”联动,郴州实现广东省外首个“湘粤港”跨境一锁通关模式,开通5国7条湘粤非铁海联运线路,入选国家物流枢纽与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

对外贸易成绩斐然:进出口总额连续四年位居湖南前列,外贸、外资占全省比重显著提升,成功跻身中国外贸百强城市行列。营商环境优化是开放成功的关键——郴州组建全省首个营商环境局,对标大湾区推进改革,“身在郴州、办事无忧”的品牌深入人心。“十四五”以来,累计引进“三类500强”项目122个,签约金额连续三年达2000亿元。

郴州仰天湖大草原

绿色转型:探索可持续发展方案

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郴州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为主题,向全球提供“郴州方案”。生态保护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达60.48%,城区空气质量连续7年达国家二级标准,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东江湖水质9年稳定Ⅰ类标准。绿色矿山数量连续五年居湖南首位,仰天湖、高椅岭等从“生态受损地”蝶变为“转型样板区”。

绿色转型路径清晰:郴州利用东江湖冷水资源建设大数据中心,节能水平国内领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严格落实环保制度,倒逼产业升级,万元GDP用水量和单位GDP能耗强度大幅下降,推动产业向绿色集约方向发展。此外,郴州首倡“可持续发展宣传月”,率先探索水权交易、碳排放交易,落地全省首单中试保险,为示范区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郴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阚保勇表示,五年来,郴州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国家创新示范区、开放发展排头兵、湖南重要增长极,即将完成“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站在新起点,郴州将持续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