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15日电 (记者 张素)一位异国的医生,一盏摇曳的马灯,一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赤诚之心,在太行山脉点燃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种……今年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诺尔曼·白求恩逝世86周年,一场以传承其精神为核心的活动在北京拉开帷幕。
“薪火十年,益心同行——赓续白求恩精神暨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十周年纪念活动”12日在北京举行。活动现场,基金会员工代表深情朗诵诗篇《薪火相传》,用艺术形式再现白求恩医生跨越国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薪火十年,益心同行”十周年纪念活动现场。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供图
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樊燕荣在致辞中回顾了十年发展历程。她表示,基金会从初创阶段逐步成长为系统化、规模化的公益平台,累计投入公益资金超30亿元人民币,项目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接受益人群超过5600万人次。“这些数字背后,是白求恩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樊燕荣强调,未来基金会将继续以白求恩精神为内核,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公益事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党工委常务副书记伊大海在会上分享了合作成果。他透露,基金会连续多年为医学部学子提供资助,累计帮助49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完成学业,发放奖助学金达103万元。这笔资金不仅解决了学子们的实际困难,更将白求恩精神的种子深植于青年医学生心中,成为激励他们深耕医学、服务人民的精神动力。
加拿大白求恩协会会长约翰·杜卡斯通过视频致辞表示,白求恩精神超越国界,既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他期待未来能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白求恩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在主旨演讲环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创始院长王振耀解读了“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医疗慈善的使命与创新。他指出,“十五五”时期将是医疗慈善发展的黄金期,基金会应充分发挥平台优势,联合专业力量,推动医疗慈善与公共卫生、社会服务深度融合,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新动能。
活动最后,与会各方共同发布《弘扬白求恩精神 推动医学人文关怀行动倡议书》,提出“弘扬白求恩精神,做有温度的医者”“倡导慈善文化,营造尊医重卫氛围”等具体倡议,号召社会各界共同传承白求恩精神,推动医学人文关怀建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