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9月22日电(记者陈晨)9月22日,记者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已达10.86亿亩,其中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
据水利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全国耕地灌溉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6%,却生产了全国80%以上的粮食。特别是大中型灌区,其亩均产量是全国平均亩产的1.5倍至2倍,是雨养耕地的2.5倍至3倍,凸显了灌溉对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近年来,水利部门将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作为重点工作,通过夯实水利基础设施,为粮食稳产增产打下坚实基础。今年,水利部支持实施了15处新建大型灌区项目,设计灌溉面积达1130万亩;同时,推进145处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完成后将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近2000万亩。此外,还推进了70处重点区域排涝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农田防洪排涝能力。
在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方面,水利部完善了“大中型灌区一张图”,通过精细化管理,指导各地做好大中型灌区与高标准农田等项目的衔接,推进灌区现代化改造。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灌溉效率,还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农业作为“用水大户”,其节水潜力巨大。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今年春灌、夏灌期间,水利部指导各地各灌区积极开展节水灌溉、精准灌溉、智慧灌溉,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节水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