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上午,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通过精准调度小浪底水库,以150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实施下泄作业,标志着2023年黄河汛期调水调沙工作圆满收官。此次科学调控有效平衡了洪水防御与水沙调节需求,为保障黄河中下游防洪安全奠定基础。
受华西秋雨持续影响,黄河中游泾渭河、伊洛河等支流近期出现明显涨水过程。为应对复杂水情,黄委于9月8日启动汛期调水调沙专项行动,通过联合调度小浪底、三门峡两大骨干水库,构建起立体化水沙调控体系。据监测数据显示,本次调水调沙持续9天期间,三门峡水库累计排沙量达692.1亿千克,出库沙量峰值达198千克每立方米;小浪底水库累计排沙88.7亿千克,最大含沙量24千克每立方米,水沙调控成效显著。
水利专家指出,本次调水调沙实现了三大目标:一是通过高含沙水流下泄有效疏通河道,改善河床形态;二是检验了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的适应性;三是为后汛期水库蓄水调度创造有利条件。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跟踪流域强降雨过程,运用数字化手段优化水工程调度方案,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统筹做好后汛期水资源储备工作。
(总台央视记者 梁丽娟 田琪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