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京9月16日电 题:江苏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疾病治疗到全周期健康管理
中新网记者 徐珊珊
在南京市鼓楼区幕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5岁的徐阿姨正享受着便捷的免费体检服务。"家庭医生每年主动联系我,直接到社区就能做血压测量、B超检查、血糖血脂检测,全程免费还帮忙解读报告。"她感慨道,"以前觉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就是老一套,现在才发现它早就跟着我们的需求升级了。"
徐阿姨的体验折射出江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5年来的深刻变革。自2009年启动以来,该省财政补助标准从15元/人/年跃升至2025年的108元/人/年,服务网络已覆盖健康教育、预防接种、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防控等12大类55项内容。全国首部《江苏省基层卫生条例》的出台,更将这项民生工程从行政指令升格为法治保障。
创新机制:构建三级协同网络
江苏建立"业务条线垂直管理、基层机构落地实施、动态评价机制、质量数量双控"的运作体系,形成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综合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联动格局。在慢性病管理领域,各地探索出特色路径:
数字赋能:打造智慧健康生态
通过建设省级预防接种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江苏实现疫苗流通全程可追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通过"江苏健康通"APP实现"掌上管理",可随时查看检验报告、接种记录等23项功能。2024年数据显示,该平台已累计建档8200万份,日均访问量突破150万人次。
成效显著:健康指标持续优化
15年深耕带来显著成效:2024年江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40.07%,较2009年提升24.77个百分点;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从2015年的12.3%下降至2024年的8.9%;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9.3岁。这些数据印证着江苏从"治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的转型成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