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9月13日电(记者 陈静)作为恶性程度极高的血液肿瘤,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诊疗进展始终牵动着医学界的神经。近日,中国专家在AML治疗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推动全球诊疗模式进入多疗法整合的新阶段。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王建祥教授13日在线接受采访时指出:"新型靶向药物与治疗技术的涌现,标志着AML治疗正迈向精准化、个体化的新时代。通过分子分型技术识别关键突变,我们能够为患者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靶向药物与传统化疗、移植等手段相结合的联合策略,已展现出更强的疗效与更持久的生存获益。"
数据显示,AML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30%,60岁以上患者生存率更低。靶向疗法的问世为患者带来希望曙光,目前已有多种靶向药物应用于临床,提供更个体化的治疗选择。王建祥教授强调:"未来需持续推动整合创新,让中国实践经验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影响力,最终转化为患者的长期获益。"
在"国际血液肿瘤关注月"之际,由国内血液学领域权威专家共同发起的"AML China Voice:汇聚中国医声 闪耀中国智慧"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挑战"最多人参与的线上传递并录制留声卡视频接龙"吉尼斯世界纪录™荣誉,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白血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马军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德沛教授、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张曦教授等专家共同参与。
面对AML快速进展、复杂难治的特性,中国专家持续深耕学术研究与临床实践。据统计,与AML靶向疗法相关的研究文献已超300篇,百余项前瞻性研究构建起覆盖治疗全路径的方案。马军教授表示:"这些成果不仅代表数字积累,更彰显中国在AML诊疗研究和突破创新中的积极作为。中国医生正以坚实数据和原创研究,为全球治疗提供新思路。"
在BCL-2抑制剂等创新药物推动下,中国发起的多中心研究被欧洲血液学协会年会(EHA)、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SMO)、美国血液学会年会(ASH)等国际顶尖会议收录。中国还建立了全国协作网络,开展AML规范化诊疗中心建设项目,推动诊疗标准化与大数据共享。马军教授指出:"这使国内患者获得更多元、精准的治疗选择,也为全球治疗模式演进提供重要借鉴。"
此次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荣誉,将进一步扩大中国医学专家在全球舞台的影响力,为AML诊疗创新注入新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