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和田9月17日电 (陶拴科) 9月16日,教育部‘组团式’对口支援新疆工业学院工作会议在新疆和田市顺利召开。会议系统总结了阶段性援建成果,并围绕支援机制优化、创新合作模式展开深入研讨,旨在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取得更大实效,助力南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此次会议聚焦多个关键领域:一是构建常态化对接机制,加强支援高校与受援方的深度协同;二是联合支援高校共建‘昆仑联合创新研究院’,推动科研攻关与成果转化;三是科学规划师资队伍建设,精准引进急需学科教师;四是拓展本科与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五是结合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资源禀赋和区域发展需求,探索特色化发展路径。
‘昆仑联合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现场 贾延 摄
31所对口支援高校通过‘大组团’和‘小组团’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援建工作。组团代表在会上总结了上半年工作进展,并部署了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会议期间,新疆工业学院分别与中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签署本科生联合培养协议及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合作协议,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能力。
同时,‘昆仑联合创新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该研究院依托援建高校和合作企业资源,聚焦新疆及兵团的资源优势和区域发展需求,打造集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平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新疆工业学院与中南大学等高校签署合作协议 贾延 摄
新疆兵团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蒋宏潮在会上提出期望,要求各支援高校持续深化‘大组团+小组团+专业包建’机制,加大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助力新疆工业学院建设成为区域人才和创新高地。
援疆教师代表苏玉平分享了工作心得,表示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推动学校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疆工业学院党委书记孙桂香在总结中指出,各支援高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推动学院发展,在师资队伍、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优化援建机制,强化组团合力,深化人才培养、师资共享等领域的合作,充分发挥支援高校的优势,推动学校实现高起点高质量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