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程依伦
近日,一则关于“化骨水”随意出现在日常街道上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这种被明确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的化学用品,为何会如此轻易地进入公众视野?其背后又暴露出哪些化学用品来源和管理上的问题?尽管目前杭州女子误踩“化骨水”去世的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但危险化学品的管理问题已再次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
危险化学品管理存漏洞
实际上,我国对于此类化学品在工业领域和实验室操作中的管理一直有着较为严格的标准。从取用、使用到管理,再到残余化学品的处理,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氢氟酸等各类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却仍存在不少漏洞。
此前,本报记者曾推出深度调查《危险化学品 岂能说卖就卖》,披露了危险化学品在网购平台上的乱象。
网购平台危险化学品随意售卖
9月15日晚,记者在网购平台上进行了一番搜索。当输入“氢氟酸溶液”、“HF水溶液”、“氢氟酸清洗剂”等关键词时,立即跳转出多家在售的标准溶液。这些溶液的价格从8元到42元不等,部分商家的销售数量甚至超过了4000件。
在商品页面上,不少商家详细描述了产品的功能,如“清洗玻璃霉斑、彩虹斑,去除玻璃3C标志、图案,蚀刻玻璃,瓷器陶瓷、石头做旧,酸洗金属,去除表面氧化物”等。然而,在介绍产品时,商家却仅简单提及“戴好手套、棉签蘸取;不可与皮肤直接接触,如若接触到皮肤,立即用清水清洗。”却并未提及在通风、戴安全面罩的情况下使用,也未提及剩余试剂的保存问题。同时,商家还注明了免责条款:“买家拍下即默认使用常识和化学品使用经验”。
商家未要求出示化工使用资质
当记者咨询销售相关化工产品的店铺时,商家并未要求记者出示化工使用的要求或资质。对于氢氟酸溶液是否都具有风险的问题,一款氢氟酸标准溶液的卖家表示,主要还是看产品的浓度。如若浓度不高,人体不慎触碰后马上清洗,问题应该不大。
专家呼吁加强危险化学品监管
“普通人甚至是未成年人购买危险化学品,让我们担心的不仅仅是他们对化学用剂的安全取用问题;在化学用剂用完后,如何处理残余的化学品,这些是我们更担心的。”在记者采访时,一位化学老师表达了这样的担忧。
对此,这位化学老师建议,有关部门和平台均应加强对化学用品及化学用剂的监管。一方面,要明确化学用品的分类标准,规定哪些化学用品可以进行公开交易,哪些化学用品存在危险性,不能出现在平台售卖。另一方面,在销售商品时,平台也应审核卖家资质,避免不规范操作的意外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