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多元魅力·活力无限:外国学者眼中的新疆之美

时间:2025-09-24 12:06:36 来源:总台环球资讯广播 作者:张令旗

资讯有故事丨多元魅力·活力无限:外国学者眼中的新疆之美

在中国西北边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凭借其辽阔壮美的自然风光、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以及在科研领域的显著价值,吸引了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友人。近日,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深入采访了多位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工作的外国科研人员,他们纷纷分享了自己爱上新疆的多个理由。

39岁的艾狮兰,来自土库曼斯坦,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博士生,已在新疆工作一年半,专注于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自然地理。

艾狮兰:“真正让我感到震撼的是新疆的飞速发展。抵达不久,一座全新的国际机场航站楼便投入使用,其现代化、自动化、整洁有序的设计令人印象深刻。同时,公共交通系统,尤其是地铁,设计得既高效又人性化。”

艾狮兰还提到,新疆的地貌丰富多样,民族众多,文化多元,这些特点深深吸引着周边国家的人们。

艾狮兰:“新疆的自然多样性让我着迷。这里幅员辽阔,从广袤的沙漠到茂密的森林,从低洼的田野到高耸的山脉,四季分明,景色各异。我尤其欣赏这里的多元文化。”

艾狮兰:“新疆不仅是一个适合工作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活空间。当地人的热情好客,以及为科研人员提供的丰富专业发展机会,都激发了我为科研事业作出贡献的愿望。我希望能在我的祖国与中国之间搭建起一座更坚实的桥梁。”

40岁的泽山·艾哈迈德,来自巴基斯坦,是荒漠化防治领域的专家,已在新疆工作六年。他强调,新疆在解决荒漠化和土地退化问题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泽山·艾哈迈德:“新疆的美丽景色和丰富文化让我流连忘返。当地人对生态系统的持续保护努力,以及先进的研究设施,都为我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人民的友好更让我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泽山·艾哈迈德:“新疆的美食对我极具吸引力,丰富的口味和多样的香料让用餐成为一种享受。我也非常珍视这里的多民族生活方式,它提供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多元文化环境,鼓励相互尊重和学习。”

泽山·艾哈迈德计划继续留在新疆,进一步推进荒漠化治理工作,并希望在中国和邻国之间建立一个强大的科学合作网络,促进荒漠化防治创新理念和最佳实践的交流。

泽山·艾哈迈德:“最难忘的是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当地社区合作,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与现代荒漠化防治技术相结合。我还参加过喀什的一个文化节,深刻体会到了该地区的民族多样性,这让我意识到将环境保护与当地传统相结合的重要性。”

41岁的尼戈拉·库奇卡罗娃·努尔杜拉耶夫娜,来自乌兹别克斯坦,是一名农业化学专家。自2017年1月起,她便在乌鲁木齐的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她表示,这里先进的实验室设施和丰富的研究资源为开展高质量的实验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库奇卡罗娃:“新疆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拥有截然不同的风景。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现在更是开展了更多的合作,关系日益紧密。我非常高兴能参与两国的交流合作。”

45岁的奥萨马·穆罕默德,来自埃及,是一名环境微生物学家,曾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和中国天山奖。

奥萨马·穆罕默德:“我第一次来到新疆是在2014年,这里的景观非常独特。当地人非常善良、热情好客,对我们非常友好。新疆的所有民族都和谐地生活在一起,为了他们的祖国,也为了新疆的发展共同奋斗。”

奥萨马·穆罕默德表示,他感到有责任加强埃及和中国以及更广泛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科学和文化纽带。为了表达对中国的深厚感情,奥萨马特意给自己起了中文名字“金山”,寓意着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国的天山。

奥萨马·穆罕默德:“我爱上了新疆这片土地、这里的人民、文化、气候,以及这里美味的食物。我想带更多年轻的国际科学家到新疆,让他们亲眼看看新疆的潜力,并继续在这个美丽、充满活力的地区建立一个全球科学大家庭。”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采编丨孙伶俐

主持丨张晓晓

制作丨杨晓蕾

签审丨安然

监制丨刘轶瑶

(总台环球资讯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