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专家预测:人形机器人或成养老领域重要助力

时间:2025-09-15 23:58: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付子豪

  中新网上海9月13日电 (记者 郑莹莹)“在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上海,人形机器人未来有望通过陪伴功能,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9月13日,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马利庄在沪接受采访时指出。

人工智能专场活动现场

  9月13日,“科创校长空间站”2025人工智能专场暨科普援青行动启动仪式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举行。此次活动聚焦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场景,其中养老领域的应用成为关注焦点。

  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24年年末,上海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577.6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7.6%,老龄化程度居全国首位。马利庄教授表示,服务机器人在养老场景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尤其是具备环境感知与复杂决策能力的具身智能机器人。

  在当天活动中,马利庄以“机器人如何认知世界:具身智能的3D感知与思维链”为题展开讲座。他通过“机器人取鸡蛋”的案例,阐释了“看-想-做”的连贯思维过程:机器人需先通过3D感知定位冰箱与鸡蛋位置,再基于鸡蛋易碎特性规划开门角度与抓取力度,最终完成动作。这一过程与人类行为逻辑高度相似,体现了“思维链”技术对机器人推理能力的突破。

  马利庄指出,传统机器人受限于空间理解、多步推理与动作规划能力,而“思维链”技术可帮助其实现从环境感知到决策执行的全流程认知。例如,机器人能根据用户需求调整服务模式,既可提供简单提醒,也能完成复杂护理任务。

  活动期间,上海与青海两地的科普交流备受关注。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表示:“通过‘科创校长空间站’平台,我们不仅输送优质科普资源,更搭建起两地教育交流的桥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普惠化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