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食物名称,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比如基围虾、口蘑、巴西松子……这些名字是否让你误以为它们来自某个特定的地方或具有某种特殊的含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些食物名称背后的真相。
听到“基围虾”这个名字,你是否曾误以为它是某种来自外国的高级品种虾?其实,它的全称是“基地围场养殖虾”。所谓的“基围”,是一种在河流入海口用石头围起来的堤坝,堤坝后面就可以用来养虾。养虾期间不用投喂,自有滩涂上的各种小生物供虾捕食,人只用隔半个月开闸放掉污水,等涨潮带进新鲜海水即可。这种养虾方式几乎零成本,而且虾肉口感鲜甜细腻。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人口的增加,基围方法已经逐渐被现代虾塘所取代。如今,我们吃的“基围虾”绝大部分都是从虾塘里出来的,但这名字却依然保留下来,成为了一段有趣的历史。
口蘑之所以叫“口蘑”,并不是因为“一口一个”的缘故,而是因为它的“口”字来源于张家口的“口”!口蘑是生长在内蒙古草原上的一种白色伞菌属野生蘑菇,虽然它长在草原,但却在张家口声名远扬。
张家口作为古时的长城关隘,也是中原与北方贸易往来的咽喉。北方产出的物资都要通过张家口输往全国各地,因此张家口成了货物集散地。人们便把这种从张家口输入的蘑菇统称为口蘑,这一名称便流传至今。
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刚听到巴西松子的名字,你是否理所当然地就想到了南美洲的巴西联邦共和国?但仔细查看巴西松子的介绍,你会发现它们实际上来自巴基斯坦!原来,“巴西”在这里是“巴基斯坦西部”的缩写。
值得一提的是,巴西松子还有一部分并非产于巴基斯坦,而是来自阿富汗。在阿富汗贸易还不方便的前些年,这些松子先被运到巴基斯坦贴上标签,再售往全球。好在现如今,很多平台开始带货阿富汗松子,它们也可以顶着自己的名字走向世界了。
巴西松子商家介绍页
没错,重庆鸡公煲其实并不是重庆菜!其起源有多个版本,但较为主流的说法是一位名叫重庆的福建人在上海创造了这个品牌。虽然名字中带有“重庆”,但它与重庆并无直接关联。
不过,也有一些食物的命名与产地息息相关。比如广州风味小吃河粉,因最早起源于广州白云山东麓的沙河镇而得名;砂糖橘则因其产地在广东四会市黄田镇砂糖村而得名;火锅必点菜九尺鹅肠的“九尺”指的是四川彭州市下辖的九尺镇。
除了上述食物外,还有一些食物的名称是音译而来的,让人听了一懵,再一细想,恍然大悟。比如士多啤梨,它并不是梨,而是草莓的粤语音译;蛇果则是英文“Red Delicious Apple”的音译变形,意为“红色的美味苹果”;车厘子则是Cherries(樱桃的复数形式)的音译,它其实是一种欧洲甜樱桃,多见于美国、加拿大、智利等地区,现在我国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等地也有广泛种植。
这些食物名称背后的故事,不仅让我们对食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添了一份生活的乐趣。
来源:中国新闻网综合新华智见、张家口文旅、农民日报、壹读等
编辑:赵晓倩
责编:王珊珊
(中新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