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合肥9月17日电 (刘鸿鹤)近日,安徽农业大学一门名为“体重管控课”的特色课程在校园内掀起热潮,被学生们亲切称为“边健身边赚学分”的创新实践课,迅速成为校园健康生活的“网红”项目。
与传统体育课不同,这门课程深度融合运动生理学、营养健康学与体育教育训练学,构建起一套系统化的健康管理教学体系。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主任尹维增表示,课程设计的初衷源于对当代大学生体质问题的深度关注:“我们希望通过科学干预,帮助学生建立终身受益的健康行为模式,让健康理念真正融入日常生活。”
9月16日,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竞训中心主任黄晓俊正在指导学生训练。韩苏原 摄
在课程架构上,“体重管控课”展现出鲜明的科学化特征。据竞训中心主任黄晓俊介绍,每90分钟的课程包含三大模块:前15分钟聚焦营养搭配、运动原理等理论知识;中间60分钟开展力量核心训练与有氧运动;最后15分钟进行拉伸放松与协调性训练。课程采用“个性化健身档案”管理模式,为每位学生定制专属训练方案,并通过课后健康追踪确保训练效果持续化。
走进安徽农大的智能健身房,青春气息扑面而来:学生在划船机、史密斯架等器械上挥洒汗水,教练团队则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实时监测运动数据,及时纠正动作偏差。这种“科技+专业”的教学模式,让课程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
9月16日,安徽农业大学开设的“体重管控课”上,一名学生在进行上肢力量训练。刘鸿鹤 摄
“这门课就像24小时健康管家。”食品科学专业学生常诗钦分享道,课程不仅帮助体重超标的同学科学减重,更通过营养指导改善了全班的饮食习惯,“现在大家都会主动查看食品热量表,连饮料都换成了自制果茶。”
对于BMI指数偏高的张紫墨同学而言,课程更具实际意义。“医生建议我通过运动改善体质,得知学校开设专业课程后立刻报名。”经过一个月训练,她的体脂率下降5%,“更惊喜的是,课程学分还能抵扣毕业要求,这种‘健康投资’太划算了!”目前她已自发成为课程“宣传员”,向身边同学推荐这门“一举两得”的宝藏课程。
从超重学生的科学减脂,到偏瘦群体的肌肉增长;从健康知识的理论普及,到运动习惯的终身培养,安徽农业大学的“体重管控课”正以多元化价值重塑校园健康生态,成为高等教育创新实践的生动范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