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太原10月7日电 (任丽娜)10月7日9时,被誉为“中国重载第一路”的大秦铁路正式拉开了2025年秋季集中修施工的序幕。此次集中修施工将持续至10月26日,为期整整20天,旨在全面恢复迎峰度夏后铁路设施设备的性能,为今冬明春的电煤保供工作打下坚实的线路基础。
大秦铁路启动2025年秋季集中修施工。国铁太原局供图
大秦铁路,西起山西大同,东至河北秦皇岛,全长653公里,是我国首条双线电气化重载运煤专线,也是我国“西煤东运”的重要能源通道,年运输煤炭量高达约4亿吨。
在为期20天的集中修施工期间,大秦铁路每天将停运180分钟,以完成一系列重要的维修任务。这些任务包括成段更换钢轨107.438公里、成段更换轨枕1.57万根,以及大机捣固线路519.408公里、大机打磨线路758公里等。此外,还将进行隧道整治、电缆更新、接触网维修等关键施工。
为了安全、高质量地完成此次施工任务,国铁太原局成立了集中修施工领导组,并在茶坞、大同施工一线分别设立了集中修指挥部和指挥分部。这种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有助于及时解决不同工种、不同施工队伍之间的结合部问题,确保施工与运输的紧密衔接。
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国铁太原局科学调配了人力、物力和机力。他们采用了“人+机”协同作业模式,大规模使用了大型捣固车、清筛车等67组大型施工机械,以及挖掘机等114台小型机械。同时,1万余人组成的126支施工队伍将同时上道,进行多工种立体式作业,从而大幅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
施工现场。国铁太原局供图
据大同工务段施工负责人陶文华介绍,此次大秦铁路集中修需要在20天内平行推进18项高密度施工任务,规模之大、任务之重前所未有。为了全力保证施工和运输“两不误”,此次集中修施工较去年同期增派了900余名作业人员,增加了14台大型机械和17台小型养路机械。同时,更换钢轨作业队伍也由去年的一支增加到了三支,千方百计为施工挤时间,为运输抢时间。
同时,为确保施工期间的能源运输不受影响,施工部门提前三天编制了施工日计划。运输部门则根据施工实际“一日一图”动态调整运输方案,保证机列衔接顺畅,组织均衡运输,并开行高质量重载列车。力争在集中修期间,大秦铁路的日均运量保持在100万吨以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