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成都9月18日电(杨予頔)9月18日,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以下简称‘减灾所’)宣布,其联合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四川雅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四川广绵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研发的‘减灾-1’型无人机部署临灾监测预警站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山洪地灾预警技术迈入智能化新阶段。
(图:可无人机部署的‘减灾-1’临灾监测预警站。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供图)
地震预警与多灾种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指出,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高发区多位于交通闭塞的无人区,传统监测设备因部署难度大、维护成本高,难以实现有效预警。‘减灾-1’预警站通过无人机空投技术,可快速部署于无树木覆盖的开阔区域,设备自动调整姿态确保雨量计水平,同步激活地震仪、摄像头、风力传感器及雨量计,形成多参数监测网络。
该系统依托人工智能算法,实时分析降雨量、风速、地面震动等数据,生成高精度山洪泥石流预警信息,并通过卫星通信将数据传输至预警中心,或直接触发周边‘大喇叭’广播,实现‘分钟级’紧急避险通知。王暾强调,这一技术突破解决了无人区监测‘最后一公里’难题。
此前,联合团队已于今年8月成功启用‘雨神-1号’无人机雨量站。基于该技术的成熟应用,‘减灾-1’融合了地震监测与气象传感功能,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王暾表示:‘从单一雨量监测到多灾种协同预警,技术迭代显著提升了灾害预警的覆盖范围与精准度。’
据悉,‘减灾-1’与‘雨神-1号’的规模化应用,是国家气象中心、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等单位共同参与的新一代卫星-雷达-雨量站联合估测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平台通过整合多源数据,构建了渐进式预警模型,为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高发区提供了更可靠的防灾减灾技术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