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山西柳林:银色光伏矩阵点亮绿色发展新征程

时间:2025-09-16 12:03: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田博群

  中新网太原9月16日电 题:银色矩阵点亮山西柳林“向光路”

  作者 邢楠 韩哲

  当黄河的晨雾漫过吕梁山的沟壑,一片银闪闪的光伏矩阵正沿着山势铺展——这是中国能建山西电建为吕梁柳林写下的“绿色答卷”。这片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成家庄镇的光伏基地,承载着清洁能源转型与乡村振兴的双重使命。

柳林100兆瓦农光互补项目全景

创新攻坚:破解山地光伏建设难题

  柳林县素有“晋西门户”之称,其复杂的地形为光伏建设带来巨大挑战。项目团队依托山西电建在山地光伏领域的技术积淀,通过地质资料深度分析与土地排布创新,形成了一套适应黄土高原的解决方案:在岩石密集区域采用灌注桩与预制桩组合施工,在陡坡地带设计异形支架,最大程度提升土地利用率。

  典型案例出现在B14地块,通过引入“大跨度桁架支架”技术,原本仅能布置10兆瓦容量的山坡,成功扩容至15.2兆瓦。项目安全员高远介绍:“我们借鉴柳林‘黄河溜索’的传统智慧,在两山之间架设170米跨度、500公斤荷重的施工索道,使组件运输效率提升3倍,同时减少临时征地1800亩。”

技术突破:光伏设计与自然景观共生

  面对杜家岭区域坚硬的花岗岩地质,施工团队突破传统柔性支架方案,创新采用竖排山地支架技术。通过将檩条竖向摆放、膨胀螺栓表面固定的方式,既避免与岩石硬碰硬,又使光伏板阵列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综合管理员韩哲形象地比喻:“我们给山坡‘梳了顺毛’,让光伏板顺着山势自然排列。”

  在CD集电线路施工中,技术人员通过加装小型铁塔形成“V”字形架空线,巧妙化解与110千伏高压线的安全距离问题。这种“柳林式巧思”不仅保障施工安全,更节约建设成本约20%。

光伏板阵列与山地景观融合

精细管理:打造新能源建设标杆

  随着项目进入“百日攻坚”阶段,33个分散在1500亩山地中的施工地块面临严峻挑战。项目团队创新实施“三单制”管理模式:通过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分工,利用进度甘特图把控节点,建立问题台账实现闭环管理。党员干部身兼数职,项目经理深夜核对图纸,安全主管每日巡查风险,确保每个悬崖边的施工点安全可控。

  目前,该农光互补项目已实现年发电量1.85亿度,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5.2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8万吨。光伏板下发展的特色农业,更带动周边3个村庄、200余户农民增收,形成“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立体经济模式。

  这份镌刻在吕梁群山间的“绿色答卷”,既是中国能建山西电建践行“双碳”目标的生动实践,也是央企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样本。随着更多清洁能源项目落地,绿色动能将持续在三晋大地涌动,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