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晋城9月16日电 题:山西高平:瓜果丰收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作者 杨佩佩 李金莎 李娜
秋意渐浓,山西晋城高平市野川镇杜寨村的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果香弥漫在空气中。村民们穿梭于果树间,熟练地采摘着成熟的果实,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山西晋城高平市野川镇杜寨村的果园迎来丰收,红彤彤的苹果缀满枝头,果香四溢。 郭少宇 摄
杜寨村果园紧邻杜寨水库,得天独厚的水源和肥沃土壤为果树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果园占地300余亩,种植苹果、梅子、杏、黄梨、桃子等20余种水果,采用“合作社+农户+公司”模式,形成“多元种植、错峰上市”的产业格局,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60多岁的村民韦福根是果园的“老员工”,每年苹果成熟季,他都会早早来到果园忙碌。只见他手法娴熟,轻轻一拧,苹果便落入掌中。这些苹果经过分拣后,将销往本地及周边市场。“在果园干活每天能挣60元,收入稳定且工作轻松。”韦福根笑着说。
目前,杜寨村果园已带动50多名村民就业,水果采摘期从6月持续至11月底,带动村民人均年增收达1万元。
果园负责人牛福枝介绍:“苹果除供游客采摘外,还有收购商上门收购,主要销往本地及周边县区。今年苹果总产量约3万斤,产值可达6万元。接下来黄梨也将成熟,我们将组织村民做好采收工作,进一步拓宽市场。”
目前,杜寨村的果园带动50多名村民就业。 郭少宇 摄
与此同时,高平市河西镇河西村的百亩酸枣种植基地也迎来采摘旺季。成片的酸枣树硕果累累,十多名村民戴着手套,用棍子敲打枝条,酸枣纷纷落入铺好的袋子中。
村民李群英边打枣边说:“这片枝条沉,一竿子下去能落小半袋。我们每天能挣六七十元,还能顾家,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近年来,河西村抓住酸枣市场机遇,由党支部领办创立三道河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340亩废弃河滩地,规模化种植100亩酸枣树,同时种植200亩玉米、20亩红薯和20亩土豆,通过多元产业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为提升酸枣品质,合作社与山西省农科院合作,引进优质种苗,推广绿色标准化种植技术,并邀请农业专家定期指导,对酸枣树进行精细管护。
技术员郭永安介绍:“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采用物理防虫、不施肥料等方式,保障果品质量,让酸枣自然生长、安全食用。”
走进酸枣种植基地,成片的酸枣树硕果累累,大大小小的酸枣压弯了枝头。 冯甘霖 摄
河西村党支部书记刘长清表示,今年是酸枣树挂果的第一年,长势良好,个头大、果肉厚,品质优异。预计亩产500斤左右,总产量可达4万斤,产值有望突破10万元。明年进入丰产期后,亩产能达到1500斤,效益将翻倍。
如今,小酸枣不仅让荒地变绿,还成为乡村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增收,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除鲜果销售外,河西村还引进深加工企业,计划开发酸枣仁、酸枣汁、酸枣叶茶、酸枣仁中药材等高附加值产品,提升酸枣价值。
刘长清说:“村里已联系好酸枣鲜果收购商,销路有保障。深加工厂房也已完成选址,采摘结束后将加快建设,积极开发酸枣系列产品,让效益最大化。同时,我们将对接市场,拓宽销路,把酸枣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村民增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