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9月17日是世界骑行日,全国多地自行车赛事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从专业竞技到大众体验,骑行运动正以多元化形式融入全民健身浪潮,不仅激发了体育消费潜力,更成为推动地方经济与文化融合的新引擎。
国际赛事引领,大众参与升温
9月15日,2025第十三届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在江西九江鸣枪开赛。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22支专业车队、130余名选手展开激烈角逐,而同期举办的骑游定向挑战赛、大众骑游体验等57项群众体育活动,更让普通市民也能感受骑行魅力。据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秘书长熊鑫介绍,此类赛事通过“专业+大众”双轨模式,既提升了赛事影响力,又结合地方自然风光与文化特色,打造了如环鄱阳湖、千岛湖等精品骑行路线,推动自行车运动普及。
上海同样掀起骑行热潮。2025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期间,与职业赛同步举办的业余赛设置个人计时赛、男女精英赛等多元项目,吸引近3000名骑行爱好者参与,其中超半数来自外地。赛事不仅促进了体育交流,更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消费。
500万人次参与,赛事经济爆发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举办各类大众骑行赛事超2000场,年度参赛人数突破500万人次。从城市公路到乡村山道,骑行赛事已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载体。熊鑫表示,各地通过提升赛事规格、优化路线设计、增加文化体验,让骑行从单一运动转变为“体育+旅游+文化”的综合消费场景。
骑行装备消费旺,全场景服务兴起
入秋以来,户外骑行迎来旺季。骑行爱好者或环湖赏景,或登山探秋,带动骑行装备市场持续火热。位于北京门头沟的“骑行大本营”因提供装备销售、维修、寄存等“一站式”服务,成为骑友聚集地。店主王先生称:“这里能配齐头盔、骑行服、眼镜等全套装备,还有专业技师维修车辆。”
另一家骑行商店则通过“餐饮+咖啡+休闲区”的组合,打造全场景消费空间。负责人宋先生介绍:“骑友结束骑行后,可以在这里休息、交流,甚至举办小型活动,延长了消费链条。”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统计,2024年我国自行车行业营业收入达3075亿元,骑行服装、头盔、眼镜等装备需求持续增长。业内人士指出,随着骑行人群扩大,个性化、专业化装备将成为市场新增长点。
结语:骑行“骑”出经济新活力
从赛事举办到装备消费,从专业竞技到大众健身,骑行正以独特魅力融入日常生活。500万人次的参与规模、3075亿元的市场规模,不仅彰显了全民健身的蓬勃生机,更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动能。未来,随着“体育+”模式的深化,骑行或将催生更多消费场景,成为绿色经济的新标杆。